主建設的期待有多迫切。我還希望有機會可以到西北走一直,看一看,感受一些西北人民的氣度,實地考察西北人民對經濟發展的渴望。我還希望有機會可以到東北三省生活一段時間,只有深入到群眾中間,才能真正地瞭解到群眾所思所想。”
夏想的話,類似於展望,或者說只是一次演講,別人聽了,或許會聽過就算,不當成真事,但對曹永國而言——對宋朝度、李丁山等人而言同樣如是——夏想可不僅僅是說過就算,他的話也不是展望,而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縱觀國內的歷任國家領導人,開國領導人自不用說了,沒有地方上從政的經歷是歷史原因,不懂經濟是自身原因,再後的幾屆國家領導人,都各有其不足之處,要麼政治上過於強硬,完全以政治來干涉經濟建設,舉全國之力建設特區,要麼政治和經濟兩手都抓但兩手都軟。
而到了總書記一任,政治和經濟逐漸形成了一個平衡之勢。
即將登上歷史舞臺的關遠曲,在經濟上頗有獨到之處,而其為人淳厚穩重,相信在關遠曲時代,政治上會穩步前進,經濟會或許會有新的突破。
古秋實的風格暫時並未彰顯,至少從他在地方上的執政思路還發現不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當然,也和他目前所處的位置而必須採取低調務實的作風有關。
但如果夏想的展望最終成為現實,那麼夏想確實會成為國內幾任領導人,經歷最豐富,政治見解最接近百姓,經濟手法最靈活多變的唯一一人!
幾個小時過去了,曹永國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夏想為自己安排的道路,是一條立足基層、準備把握國家現實脈絡並且高屋建瓴的陽光大道,毫不誇張地說,夏想每走一步,所思所想的不是個人資歷如何豐富,而是怎樣才能更好了引領中國走向民富國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