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古秋實和夏想之間的友誼,一直流傳後世,成為官場之中真誠之交的典範。而古秋實對夏想的扶植一直盡心盡力,直到夏想上位之後,他才灑脫退下,而且一退到底,毫不留戀權力。
古秋實的一任,也是建國以後國內政治最清明經濟最穩定的時期,為夏想的執政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夏想一生之中要感激的人有很多,古秋實是讓他感覺在心理上最親近一人,不僅僅是古秋實和他年齡最為接近,又是前後交班,還在於古秋實和他之間長達一生的友誼。
十八大後,部分省份的一把手進行了調整,當然,涉及到調整的省份,就是省委書記當選為政治局委員的幾個省份。
西省也正好在調整的省份之內。
在調整之前,夏想奉命進京,受到了關遠曲和代復盛的接見。
以夏想省長的身份,一進京就能受到一號和排名第三實際二號的同時接見,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第一人。
關遠曲和代復盛是就西省省委書記人選,徵求夏想的意見。
一般同級黨委的常委人選,中央會徵求省委的意見。但省委書記的人選,總書記要徵求省長的意見,夏想這個省長當得確實非同一般。
在和關遠曲見面時,夏想簡單提了一提公益醫院的事情。到目前為止,在他的推動下,全國各地已經興建了十幾家公益醫院,希望中央能公開支援公益醫院事業。
在和代復盛見面時,夏想提到了教育產業化的問題,他和代復盛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上級和下級的關係,所以他才會當面向代復盛提到教育問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制度的方向不對,教育出來的學生就會方向不對。
而學生事關國家的未來,如果一個國家的學生在學校只會追求分數,出了校門之後只知追求金錢,國家的前途就會堪憂。
代復盛表示他會認真研究夏想的提議,並對在夏想主導下開展的公益養老和公益醫院,表示了肯定,指出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立法鼓勵公益養老和公益醫院的可行性,全國人**工委正在各方論證,已經就立法的初期工作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探索。
人大委員長是吳才洋,如果立法的話,夏想的意見會直接經吳才洋傳到人**工委。
隨後,夏想又和古秋實見了一面。
古秋實入常,等於是完全浮出了水面,國外的各大媒體正在對他連篇累牘地報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一而足,讓他應接不暇。
好在古秋實習慣了外界對他的猜測,早就對各種流言蜚語不過於心了。作為上位者,如果沒有胸襟的話,即使愚弄了廣大不明真相的群眾,也欺騙不了國內的高層,又或者會被國外的新聞報道氣得半死。
“來了,夏想。”古秋實依然是淡淡的語氣,和夏想輕輕一握手,“坐。”
夏想未變,還是省長,古秋實卻由副國級國家領導人升至國家領導人,身份已經和以前大不同,他在別人面前是否有所改變不得而知,但在夏想面前,依然是親切如故。
夏想在古秋實面前,也是淡然自若,不因古秋實身份的提高而多了拘謹之意。
“古書記,我對西省省委班子的安排,有點想法。”夏想開門見山,並沒有因古秋實地位的新高而說話有所顧忌。
“哦……”古秋實饒有興趣地看了夏想一眼,“有什麼想法?”
古秋實也知道夏想先前和關遠曲、代復盛已經分別見過一面,沒聽說夏想也對二人提出想法,卻只對他提了出來,可見夏想對他的信任還是最多。
“就我個人不成熟的想法,西省的班子調整,還是要儘量顧全大局,少照顧個人情緒,而且我並不認為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夏想直接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古秋實凝視夏想片刻,意味深長地笑了:“有時候我覺得我也不夠了解你……好,我尊重你的意見,也許你是對的。”
夏想欣慰地笑了:“謝謝古書記。”
“再說感謝的話,就見外了。”古秋實擺了擺手,“晚上我正好有空,一起吃頓便飯吧。”
以現在古秋實的身份,每天的安排肯定非常緊湊,他能主動提出請夏想吃飯,是對夏想格外器重的表現,也是有重要事情想和夏想私下交談。
夏想微一思忖,點頭同意了:“我先和委員長打個招呼,本來已經說好了晚上和他一起吃飯,就先推了他的飯局。”
古秋實哈哈一笑:“好嘛,我的面子比委員長的面子還大。”
一答一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