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達才的話,另有所指。
成達才的恥光城在東郊,夏想住在橋西。他沿南環西行,走到南環大橋的時候,靠邊停了車,站在橋下俯視整個燕市。
南環大橋跨鐵路而建,高約佔米。站在大橋之上,差不多整個燕市盡收眼底。腳下,是密密麻麻的鐵路網和停靠在一起的貨車,許多閒置的鐵路已經生鏽。並且雜草叢生。還有一些廢棄的車廂倒在一邊,上面隱約可見鏽蝕斑斑的“東方紅”的字樣。再遠處,就是燕市的貨運站。許多工人聚在一起聊天。抽著劣質煙,用搪瓷大缸喝水。儘管是冬天,大家似乎不覺寒冷,說笑的聲音很大。遠遠傳來,有一種失真的感覺。
夏想就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沉重。
燕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南環大橋下面的貨運場,卻給人一種老舊、腐朽的氣縣,彷彿一個暮氣沉沉的老人。枯黃的野草,廢舊的貨車。廢棄的鐵路。無所事事的道班工人,低矮的值班室,甚至牆上還沒錄落的文革時期的標語,都讓縣想感覺到一種撲面而來的窒息。
再看遠處灰濛濛的天空之中。有一群鴿子飛過,鴿哨陣陣,為並不明朗的冬日的燕市的天空,增加一道稍有生機的風景。再遠處有林立的冒著黑煙的煙白,還有幾棟正在在建的高樓,如果再極目西望的話。或許還可以透過汙染嚴重的大氣,隱約看到猶如一條臥龍的太行山。
夏想就不由感嘆,年輕的燕市。現在看上去卻如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步履蹣跚,止步不前。城市重工業並不發達,卻有著與之不相稱的嚴重汙染。城市雖然輕裝前進,但卻沒有呈現出應有的活力。作為最年輕的省會城市之一,卻沒有發揮出年輕帶來的優勢。同時又是離京城最近的省會城市,卻又沒有因為自身的地理優勢,而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發展模式。
燕市,確實如外界所說,是一座憂傷而失落的城市。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燕市人的保守而落後的性格。
燕市人知足常樂,又性格溫吞,沒有太大的進取心。燕市自慨年成為燕省省會以來,一直就是一個步調前進,不快不慢,既不拖全國人民的後腿,又絕不當出頭鳥。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的緊跟京城的風向,政策上偏左,經濟上中下,始終秉承小富則安的心思,偏安於京津之間。猶如京津兩隻巨虎旁邊守護的一隻溫順的貓咪,從不去爭什麼,更是從來不鬧事不惹事,安靜而順從。
其實燕趙大地,自古以來多慷慨悲歌之士,比如刺秦的荊柯,也有許多才華橫溢的謀士。比如“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毛遂。更有叱吒風雲的人物,比如劉備、張飛和趙雲。以及許多名滿天下的英雄人物,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猛。比如盛唐時的四大士族崔、盧、鄭、王,其中兩大士族都出自燕省。
燕省,從來不缺少文化底蘊和歷史根基。也不缺少成為強省的基礎。實際上。缺少奮進精神的不是燕省,是燕市,是幾十年前還是一個小城鎮的沒有底蘊的燕市!
沒有歷史包袱其實也是好事,可以輕裝前進。只不過因為種種人為的原因,整個燕省都瀰漫著一種小富則安的思潮,燕市尤甚。似乎是從城鎮一躍成為愕公之後,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燕市人自我感覺良好。以比默八自居。至少有了心理上的優越感。再加上聚全省之力建設燕市,短短几十年間。燕市就超過了燕省所有的的市。不管是面積還是產值都躍居第一。由此,燕市人就失去了前進的漏*點。
也是,離燕市最近兩大城市,一是京城,一是天津,對燕市來說差距太大沒有可能超越。沒有了目標就沒有繼續奮發的動力,燕市就按照原有的慣性,安步當車地前進。
燕市人並不懶惰,也不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動力,一個可以透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中短期目標,或者說,缺乏一種適應目前經濟發展的競爭機制。
歸根到底,人浮於事的原因不是人不行,是制度不行,是體制不行。只有有人敢為天下先。拿出了足夠的勇氣和決心,打破許多落後的體制,讓許多努力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有幹勁的人勞有所得,夏想相信。坐在廢棄的車廂旁曬太陽的工人們,都會爭先恐後地去賣力幹活,而不是如現在一樣,嘻嘻哈哈地聊天。
干與不幹一樣,人都有惰性,肯定都不幹。只要有了一個公平的機制,能者多勞,勞者多得,肯定會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而事在人為。如果讓夏想來主政一方,他不敢說能有多大的作為,能做出多大的政績,至少要在先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在他的許可權範圍之內,制定出一個能者多勞,勞者多得的競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