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胡增周心情莫名地沉重起來。
方進江的目光不停地從付先鋒、譚龍身上掃過,試圖發現一些什麼。遺憾的是,兩人表現都十分正常。尤甚是付先鋒,平靜如水,彷彿一切和他沒有絲毫關係一樣。
也是,付先鋒早早就棄權了。他甚至都沒有堅決反對夏想的任命,更沒有長篇大論指責夏想的不足,其他常委的反對,和他又有什麼關係?
付先鋒已經置身事外了。
蘇功臣說完之後,深深地看了陳風一眼,就又低下了頭,好象做了什麼錯事一樣,再不肯抬頭多看眾人一眼。
陳風見又要冷場,就又主動說道:“請早志們繼續發表意見
副市長何江華態度十分堅決地說道:“既然各位常委都比較謙讓,我就拋磚引玉說兩句。從表面上看夏想同志擔任區委書記最合適,實際上他還是年輕了一點,在下馬區黨政班子之中,是年紀最小的一個。甚至有些同志比他要大上十幾歲,如果由他來主持全面工作,確實有點不夠嚴肅。白戰墨同志就穩重多了,年齡也大了幾歲,各方面條件最合適。有時候挑選幹部不一定要選最優秀的人才,要的是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人才,畢竟書記是一把手。要主持整個下馬區的工作,經過慎重地考慮,我還是覺得白戰墨比夏想更適合擔任下馬區委書記!”
何江華一向和譚龍走得比較近,他的發言在意料之中。但他的姿態之強硬,又出乎李丁山的意料,擺出的架勢好象確實是一心為公一樣。如此說來,何江華就是今天付先鋒的急先鋒了。
今天不但出現了不少意外,付先鋒不再是咄咄逼人的氣勢,中間派先是不願發言。在陳風的要求之下表態,都又是支援白戰墨的態度,很令人費解。
李丁山看了陳風一眼,心中一涼,因為他從陳風的表情之中,看到了從未有過的驚愕!
政法委書記陳玉龍的發言比較有意思,他低著頭,日光不和任何人接觸,彷彿在背書一樣,一字一句地說道:“反對夏想同志擔任下馬區委書記,支援白戰墨同志的任命。我的發言完畢!”
又一箇中間派成了反對派!
陳風眉宇之間憂色更重了,和胡增周對視了一眼,二人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製為他們都知道。今天的常委會。失控了!陳風從縣長幹起,再到縣委書記、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再到副書記,燕市市長、市委書記,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常委會無數,雖然說書記不能控制常委會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但太少了。基本上在書記碰頭會上決定的問題,上了常委會討論,無人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體制的改革。常委會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起來,書記碰頭會形成的議題不能成為決議,必須提交到常委會討論透過,才算走完
序。
但儘管如此,書記碰頭會還是有著無與倫比的權威性,基本上碰頭會形成的意見到了常委會之後,鮮有反對的聲音,就算有,也是表示一下不滿,最後不得不保留意見了事,基本上事事都會獲得透過。
更何況一旦書記和市長都點頭的事情,其他常委除非有重大的個人利益在內,否則誰也不會公開和一二把手唱反調,真要得罪了一二把手。以後還怎麼開展工作,還想不想在工作之中愕到書記和市長的支援?
不過今天的情況確實大大出乎陳風的意料,在座的常委都是老官場了,能擔任副省級城市的常委,都不是一般人,都有各自的門路,也都有來歷。今天他們不約而同高舉反對夏想的大旗,有沒有付先鋒的影子在內陳風不敢肯定,但他能夠肯定的一點是,他們肯定得到了某人的授意,而此人,極有權勢!
好象為了驗證陳風的想法一樣,緊接著宣傳部長回永義也以他一慣的抑揚頓挫的腔調說道:“夏想同志資歷淺了一些,擔任書記恐怕難以服眾,下馬區是燕省和燕市的一個重要的視窗,如果其他兄弟省市知道了下馬區的書記是一個不滿刃歲的年輕人,恐怕會引起許多不好的猜想。從大局的角度考慮,我個人意見是,夏想同志不如再在領導小組鍛練兩年,刃歲以後再考慮主持全面工作的職務比較妥當。”
又是一箇中間派發出了出人意料的反對的聲音,已經五票反對了!
形勢非常不妙。
還沒有表態的兩人是軍分割槽司令員王延龍和市北區區委書記孫愛勇。陳風很清楚他們兩人之中,孫愛勇和他關係還算不錯,王延龍則和譚龍走得比較近,就算孫愛勇持支援的態度,妻延龍如果投出反對票的話,將形成六比六的局勢。因為付先鋒的棄權,最後難道會形成僵局?
就算是六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