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寫論文的時候,夏想才發現需耍檢閱不少文獻和資料,讓他驚喜的是。他想到和想不到的資料,在商務部的資料室都可以查到,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至此,夏想算是真正明白了吳才江和易向師借調他來商務部的真正目的,兩個人人老成精,藉著借調的名義,其實就是讓他進京進修來了。既多了在商務部工作過的一段資歷。又可以乘機完成學業,可謂一舉兩得。
夏想就對吳才江和易向師心存感激。他也能猜到吳才江用心幫他,也是看在他說服了連若菡的面子上。或者還有想培養他為吳家嫡系的。
第二天,夏想抽空和連若菡見了一面,又和兒子親熱了一番,一家人還共進了晚餐。夏想享受了天倫之樂,心情十分舒暢。他也同時發現。兒子對他越來越依戀,而他也對小傢伙多了不少牽掛。
在京城的日子悠閒而自在,每天上班下班,實際上大部分時間他都用來學習,用來完成部老交給的每一篇作業。一直等他到了京城半個月後,才見了易向師一面。
易向師順利上任首任商務部部長以來,工作十分繁忙。夏想的到來他早已知道,只不過一直抽不時間和夏想見面。
易向師和夏想是在他的新辦公室會面的,二人見面之後,寒喧幾句。易向師就問起夏想是不是適應在商務部的工作,生活方面有沒有困難。等等,隻字未提夏想和郜老的接觸以及幾個月後的去向。
和易向師的談話非常短,幾分鐘後,有人前來彙報工作,夏想就藉機告辭,易向師也沒有多說,只是叮囑夏想要合理利用時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