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來看,吳才河沒有政治天賦,自不用說,吳才洋雖有手腕和心機,但直爽有餘,圓潤不足,似乎不具備登頂的素養,以他的判斷,吳才洋比起陳風還稍微欠缺一點什麼,更遑論宋朝度了。而吳才江則是圓潤有餘,手腕不足,而且似乎對政治也不是十分熱心,對走向更高的位置,更是比較淡然。
估計吳才江最後也就是做到省委書記,然後再體面一點,以副國級待遇退下。而吳才洋有可能會問鼎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一,但也可能會衝擊失敗。吳家二代之中,只有吳才洋是唯一一個有望衝擊幾巨頭的人選,他如果失敗,將是吳家不可承受之痛。
細心一想的話,老爺子未雨綢繆,何嘗不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吳才洋無法成功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只能指望三代之中有人挑起重擔,哪怕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好支撐著吳家不倒,順利延續到第四代。
夏想越想越佩服老爺子的遠見卓識,看似是大手筆,實際上還是一筆有賺無賠的買賣,因為吳老爺子看透了他,知道他一不會貪圖吳家的勢力,二不會謀取吳家的財富,三是因為他和連若菡之間確實感情深厚,又有連夏是愛情的結晶,也是吳家目前唯一的第四代,就算真的將吳家家業交到他的手中,也飛不了。
夏想不得不歎服,就他接觸的高層之中,總理他了解不多,不敢妄下結論,但邱、付、梅三家的老爺子,或手腕不如,或眼光不如,或魄力不如,總之,三人與吳老爺子相比,確實各有不足之處,他們敗在吳老爺子手中,並不冤枉。
吳老爺子雖然沒有成為國內第一人,但他的智謀和手段,以及敏銳的眼光,在夏想的心目之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離開吳家的時候,吳才洋和吳才江都出來送行,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送夏想,夏想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是為了送梅昇平。
吳才洋和吳才江顯然知道夏想被老爺子叫進書房,在談些什麼,吳才洋表情淡淡,看不出是什麼情緒,吳才江神色間,微微有些不快。夏想也不好解釋什麼,只是和吳才江握手的時候,稍微用了些力,很堅定地說了一句:“三叔,看行動。”
一句“三叔”叫得很真切,吳才江微微動容,就連吳才洋也變了臉色。
梅昇平本來和夏想不同路,卻偏要和夏想同行,又非要拉著夏想去喝茶,夏想知道他心中的疑問,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梅書記,其實吳老爺子找我沒說什麼,您不用好奇了,是一點個人私事。”
想搪塞梅昇平沒那麼容易,他就耍賴地一笑:“我現在不是什麼梅書記,我是梅昇平,是你的長輩,我喝醉了,你得允許我發發酒瘋……”
夏想無語,誰會相信堂堂的省委副書記會是這副無賴尊容?但梅昇平就是梅昇平,從來不會矯情也不會故作姿態,他想如何便如何,就纏得夏想實在沒有了辦法,只好說道:“吳老爺子找我就是想讓我堅定地和家族勢力站在一起……”
梅昇平相信夏想說的是實話,但還認為夏想打了埋伏:“肯定還有,不告訴我是吧?不告訴我,我明天讓曉琳帶來梅亭去見曹殊黧,看你怎麼收場。”
夏想只好投降:“好,您厲害,我服了。吳老爺子還想讓吳家第四代……人丁興旺。”
“哈哈哈哈”梅昇平忽然開懷大笑,“怪不得老爺子要親自出面,吳才洋臉皮薄,可沒臉說。”
梅昇平笑完之後,擺了擺手,滿意而去,他自為以得計,其實還是被夏想一張一馳耍了一道。因為夏想把握住了他的心理,一鬆一緊,利用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丁興旺的真訊息,騙過了他的好奇心,從而隱瞞了更深的真相。
接下來,夏想和家人在京城四處遊覽了一番,讓夏東玩得不亦樂乎,也讓曹殊黧芳心大慰。
國慶假期過了一多半,夏想在京城又和幾名朋友見了面,在楊威的引薦下,又認識了一些京城界的工商界人士,隨後他就和曹殊黧母子回到了燕市,因為曹永國也回來了,夏想說什麼也要和曹永國見上一面。
當然,很有必要和宋朝度也要面談。
總之京城之行還算符合預期,唯一讓他鬱悶的是,打電話給老古沒有打通。不是沒人接電話,就是打不通。怪事,老古是一個就算對你不滿也會當面說清的直脾氣,他不可能躲著不見,那又是怎麼了?
老古的事情暫且放到一邊,一回到燕市,小古的問題又擺到了眼前,居然有人不死心,透過某種渠道向燕省省委施壓,希望將古向國的問題淡化處理,要求儘可能地降低負面影響,而且還提出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