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如何將優勢最大化(第三更)
(PS:如約送上第三更,答謝兄弟們的支援和厚愛。我想看看,兄弟們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悍,今天的推薦票能超過1500票以上多少?今天一激動,一口氣就碼了5K,遠超平常水平,可見推薦票的激勵機制還是非常有用的。)
按說石堡壘不遠不近的態度也算正常,挑不出任何問題。但問題就是他表現得太正常了,一點也沒有因為李丁山的到來而表現出哪怕一點點的異常,比如和哪幾個常委走得近一些,比如主動向李丁山示好或者示威,再比如暗中製造一些小麻煩來試探李丁山的反應,等等,統統沒有,他就象沒事兒人一樣,正常上下班,該彙報的彙報,不該彙報的絕對不來打擾,平靜得就象一潭死水。
一般能有這種舉動,能夠做到不動如山的人,要麼心胸寬廣、想開了一切,要麼心機深沉,伺機而動,等待最佳時機。夏想寧願是後者,他不想因為輕視石堡壘而在關鍵時候,被他一擊斃命。
吳英傑落下石堡壘沒說,夏想知道以他的精明絕對不是忘了,而是有意隱瞞。究竟有什麼好隱瞞的?除非是吳英傑以前和石堡壘走得比較近。
縣委辦主任和縣長關係密切也不足為奇,政治上的團結,從來就不分黨政。
誰也不能禁止吳英傑以前和石堡壘關係好不是?也不能因為縣委辦主任以前和縣長關係密切,就被書記排斥。夏想對於吳英傑及時向李丁山靠近沒有想法,人向高處走總是沒錯,況且李丁山也並不想和吳英傑綁得過緊,只是他對吳英傑故意隱瞞石堡壘的小小伎倆頗感興趣,想從他嘴中得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吳英傑拿穩了茶杯,有些心虛地看了李丁山一眼,發現李丁山似乎沒有發現他的失態,正站在窗戶處向外觀望。他定了定神,輕輕抿了一小口茶,還不忘向夏想點頭示意,站起來說道:“石縣長很能幹,也有魅力,我和他接觸不多,對他的瞭解也很少,只知道他是章程市人,早先一直在章程市的老書記身邊當秘書,後來從副鄉長幹起,一步步走到今天,擔任壩縣縣長已經兩年多了……”
吳英傑隻字未提他和石堡壘的關係,多少讓夏想有些失望。
吳英傑走後,夏想開啟窗戶透氣。七月底的壩縣,氣候清涼得讓一直居住在有火爐之稱的燕市的他難以想象,除非直接站立在太陽底下才會有熱的感覺,否則只要躲進屋裡,哪怕只要在室外一處陰涼樹下,也會讓人感覺周身生爽,而且空氣特別清新,深吸一口,就有無比舒適的感覺,用專業的話來講,就叫空氣負離子含量豐富。
“壩縣太窮了……”李丁山沒有興趣再談吳英傑的事情,如何改變壩縣的貧窮現狀才是他最迫切需要關心的問題,“不親自實地看一看,不知道天底下還有這麼窮的地方。這裡交通不發達,物產也少,因為寒冷的原因,農業也不發達,說是要發展旅遊業,先不說能不能拉來投資,就是有人肯投資,也得有人前來旅遊不是?路不好走,哪裡還有遊玩的心情?”
李丁山熟悉了壩縣的現狀之後,又完全進入了縣委書記的角色之中,才知道除了人事上的傾軋之外,還有發展經濟造福一方的現實困難。
比起李丁山,夏想多了12年的經歷,雖然對壩縣以後的走向沒有印象,但因為知道大環境的改變,知道京城未來的發展,而壩縣說起來離章程市100多公里,章程市離京城也有100多公里,但實際上壩縣離京城的直線距離也只有130多公里。
當然,交通問題不是簡單的依靠地圖上的直線距離,畫一道直線就可以解決的。夏想知道壩縣和京城之間,有一條位於崇山峻嶺之間的山路,因為山路彎彎,而且又狹窄,再加上極少有人從京城直接前往壩縣,所以這條路知道的人不多,也不是因為這條路有多隱蔽,而是幾乎沒有人將京城和壩縣聯絡起來,所以一直以來,這條小路隱藏在群山之間,成為連線大山之中各處山村的交通要道。
京城和壩縣之間的群山,屬於太行山脈的一部分,名叫三山。一年後,因為要開發位於山中的風景度假村,小路被拓寬成二級公路,路況良好,雖然只是雙向兩車道,但開車行走在山間的路上,心曠神怡,沿途就可以欣賞如畫的風景。夏想曾經和朋友一起自駕遊前往度假村,在這條小路上心情舒暢地開車,流連忘返。
度假村就建在壩縣和京城的交界之處,離壩縣只有20多公里,也就是說,壩縣完全可以借度假村修路的東風,只需要將自己境內20公里的山路修好,就可以將已經走到家門口的遊客喚到家中來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