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3部分

快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有一句話不是說,書生誤國?其實我還是喜歡明代以前的中國,那個時候的官員,文官武官劃分得不是那麼清楚,都是文能提筆做文,武能提刀上馬……”

古秋實扯得有點遠了,但夏想還是聽出了端倪,是暗指他身手不錯的內情。

也確實,他多少會點拳腳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秘密,沒幾人知道。古秋實顯然是知道了,而且還是贊同加欣賞的態度,所以才借古喻今。

確實,在唐宋時期,文人佩劍,既能揮灑千古文章,又能提劍躍馬,縱橫沙場,唐時就有許多邊塞詩人,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雄壯詩篇。就是李白,也曾擊劍殺人。

宋時也是一樣,辛棄疾,詩詞一絕,但他抗擊金軍領兵殺敵的本事,也讓許多人歎為觀止。

差不多到了明朝,文人才越來越成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才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而到今天,國內的官員要麼大腹便便,要麼腦滿腸肥,似乎腰圍和官職成正比,別說他們沒有縛雞之力了,上個樓都氣喘吁吁。

讓他們去領兵打仗?還是算了吧。

當然,古秋實含蓄地表示了對他的欣賞,可不僅僅是為了誇他一誇。

古秋實畢業於北大,學的是中文,很有文人氣質,對古典文學的瞭解也深,可不是譚國瑞的賣弄文采僅僅是為了附庸風雅的需要,夏想也看了出來,古秋實確實對漢唐文化極為嚮往,對歷史的瞭解,也很深入。

國內新一輪的省部級幹部調整之後,正部級實職由以前的理科多而轉變為現在的文科多,也是歷史的必然。一個朝代發展到發達階段,必然會轉為文人治國。

工程師治國只適合初期階段。

既然古秋實又談到了歷史,夏想也就和他談古說今,坐而論道。

喝了一氣茶,上了酒菜,因為是下午的緣故,夏想也就破例喝了一點酒。

古秋實酒量倒也不錯,大概喝了五六兩的樣子,沒有一點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