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長著一張北方人的大臉,又滿臉橫肉就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基因突變。高成松早年是出身貧寒,據說因為常給縣裡一位領導送豬下水,受到領導賞識,被提到縣廣播局。從此高成松官運亨通,步步高昇,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終於爬上了省委書記的高位。
高成松為人強硬,性格張揚,凡是他看不順眼的人,一律要踩在腳下,或者直接打倒。自從他擔任燕省省委書記之後,將燕省官場搞得烏煙瘴氣,順他者昌逆他者亡,無數官員被他以種種理由或免或貶,或調到二線去養老,將燕省經營成他的私人領地,就連省長葉石生在高成松的囂張氣焰之下,也不得不避其鋒芒,忍氣吞聲,一直到高成松在京城的後臺倒臺,他才被免職,隨後又被取消了省部級待遇,因為在燕省搞得天怒人怨,不敢住在燕省,回到了南方老家養老。
最後雖然沒有再追究他的責任,不過也被監視居住,終生不得踏出當地一步,而他的兒子逃到國外,被國際刑警通緝,後來還是被捉拿回國,沒有什麼好下場。
此時的高成松剛剛調來燕省,擔任省委書記還不到半年,就已經開始大肆清除異己,宋朝度首當其衝被牽連在內,夏想怎麼會不知道高成松?事隔多年之後,在高成松下臺的兩三年之內,一提起高成松之名,燕市的人民無不恨之入骨。而此時的高成松還只是省委書記,一年後他又兼任省人大主任,才更達到了權力的頂峰,高舉大刀,隨意斷人前途,毀人財路。
他還知道,高成松猖狂了兩年之後,才慢慢退出政治舞臺,這兩年期間,他雖然不記得宋朝度在哪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在沉寂,直到高成松下臺之後,宋朝度才再次崛起,成為一顆政治新星。
第十六章 謹防竊取勝利果實的小人
夏想看了出來,李丁山的心理很矛盾,實際上他已經有了放棄公司的想法,但又對從政沒有足夠的信心,擔心宋朝度失勢之後,他被殃及池魚,就算他在中央媒體有人,但省委書記真要下定決心收拾一個小小的縣委書記,還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說不定李丁山正是因此這一點,才一直遲遲沒有答應宋朝度的安排,而現在眼見液晶大螢幕專案要泡湯,他又被夏想說動,從政的念頭就更加強烈,只是想到連宋朝度堂堂的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也是被打壓的物件,他就算上任縣委書記,也是被人認定是宋朝度的人,以後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夏想盡管知道歷史程序,但總不能開口告訴李丁山,兩年之後高成松就倒臺了,到時宋朝度還得重新崛起,而且比現在還要更進一步。他現在只不過是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夥子,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也沒人相信。
“我倒有一個想法,不太成熟,李總要是願意聽一聽的話,我就獻醜了。”夏想刻意放低了狀態。
李丁山將手中的煙掐滅,站起身來,坐到夏想旁邊:“有話直說,現在我們是同舟共濟!”
夏想心中一陣狂喜,李丁山這句話一說,就等於認可了夏想可以作為他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的身份。不過夏想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得意,而是依然恭謹地說道:“在宋秘書長失勢之前,儘快安排好一切事宜,李總從政的策略不變,還要下到縣裡上任縣委書記,不過不去燕市的郊縣,太靠近省委了,很容易被人注意到,可以選一個偏僻的窮縣,到一個無人注意的地方去,總有一天,高成松會調走,李總只需要埋頭苦幹三四年,就能等來一片青天……”
李丁山坐直了身子,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沒看出來,夏想這個小夥子以前一直不聲不吭,原來還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這份眼光,這份定力,這份亂中取利的思路,別說整個公司無人可比,就是放到他所在的國家級報社,和他年齡相近的年輕人,也沒有一個人能和他相比。
而且看他不驕不躁鎮靜自若的樣子,還真是一個可用之人。李丁山心思轉了幾轉,出神想了片刻,覺得夏想所說的方法應該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他一拍夏想的肩膀,忽地站起:“我明天去京城,先向報社領導交擔子,回來後,就去見宋朝度好好談一談。”
說完,意味深長地看了夏想一眼,隨口說道:“到時要是你也在公司的話,就一起去吧。”
回到座位上過了半天,夏想還覺得腦子暈暈乎乎,一是因為宿醉醒來後的頭疼還沒有完全消除,二是因為李丁山最後的暗示,既然說要帶他一起去見宋朝度,含義不言而明,李丁山上任縣委書記,他將是他身邊最信任的人。而且其中還特意交待,只要他在公司一天,李丁山就不會虧待了他。
夏想暗笑,他真要離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