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5部分

總理似乎陷入了某種情緒之中,微眯著眼睛品茶,不說話。總理不說話,老古和夏想也就沉默著品茶,風聲由遠及近,一陣接一陣,帶來花香和莊稼的清新,夏想才體會到此處的妙處,叫“聽風處”果然貼切。

總理足足喝了五分鐘的茶,才又開了口:“夏想,聽說你是鄒老的弟子?”

夏想心中一緊,來了,總理由鄒老引出話題,顯然是要向學業方面引了,就說:“是,跟鄒老學了一年多的經濟理論,慚愧得很,沒學到鄒老思想中的精髓。”

總理微一點頭:“領導幹部到了一定的級別,就要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強理論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理論知識提高了,眼界才能更加開闊,是不是?”

“總理說得是,理論知識可以武裝頭腦。”夏想除了順應總理的話,別無他法。

“有沒有想過要加強一下理論方面的學習?”總理終於問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夏想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稍微沉默了幾秒鐘才說,“有機會能加強理論學習當然是好事,我也非常期待,不過現在天澤各項工作剛剛全面展開,我才和天澤人民建立了感情,不捨得離開他們,還想為天澤的父老鄉親,多做一些實事,多引進一些好專案。”

夏想以為總理還會說些什麼,不料總理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再提這事,彷彿輕輕一揭就翻過了一頁,說起了無關緊要的話題。但夏想明白,總理似乎決心很大,他就十分不解,總理選擇此時非要將他從天澤搬開,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夏想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說天澤還有什麼大事要發生?或者說,只是想讓他離開天澤,遠離家族勢力的控制範圍?

不管是出於哪一種考慮,夏想卻堅定地認為,他還是要在天澤幹到屆滿才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太頻繁了,在履歷上也不好看。主要也是他現在對天澤傾注了太多的心血,眼見許多重大專案就要提上日程,他此時一走,心血就全部付之東流了。

他不甘心

他走後,天澤重回陳潔雯時代,還有什麼前途可言?他辛苦招商引資的專案,能不能維持還要兩說,後繼投資,就更有可能要黃。

由此可見,有時高層考慮問題的出發點,真的不是出於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而是完全為了政治需要。

夏想不是說總理的做法不正確,而是至少在他的立場上,他更願意為天澤的經濟發展,情願放慢上升的腳步。儘管他也知道,去中央黨校也未必不好,畢竟是總理的點名,他去了後,肯定會得到特殊照顧。

其實再深入一想,也許總理是覺得讓他跳出天澤,遠離家族勢力的範圍最好,而且由總理安排他進中央黨校,相當於在他的額頭上標明瞭他是總理的嫡系。

但現在不是站隊不站隊的問題了,是他要堅守從政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從下馬區到郎市,再從郎市到天澤,都被人擺弄,這一次,他想自己做主,想努力抗爭一次。

雖然很難。

總理又坐了十幾分鍾,就走了。夏想和老古送到院外,凝望總理的汽車消失在遠處,二人才轉身回去。回去的路上,老古一直在思索什麼問題,到了屋裡坐下之後,他才突兀地說了一句:“夏想,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總理的決心很大。”

夏想點頭:“我的決心也很大。”

老古嘆了一口氣:“總理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他沒說,我也沒問。不過我是贊成你留在天澤的,畢竟我也看了出來,你是真心要為天澤的發展付出心血。你留在天澤,對天澤有好處。但你離開天澤,對個別人有好處。”

夏想沒在京城停留多久,就返回了天澤。可以說此次和總理見面,讓他心情鬱悶。更讓他鬱悶的是,一回到天澤就接到了宋朝度的電話,宋省長告訴他,範書記有意讓他前往中央黨校學習一年。

夏想幾乎要出離憤怒了,好好的,為什麼人人都想搬開他,他到底做錯了什麼?

夏想的不滿,宋朝度聽了出來,他安慰了夏想幾句,給夏想吃了一顆定心丸:“你放心,夏想,有我在,在燕省的範圍內,誰想動你,沒那麼容易”

夏想也是第一次聽到宋朝度說了狠話,體會到了宋省長對他的維護之心,但他又不得不告訴宋省長真相:“我今天見到總理了,總理也提出了一樣的意思……”

宋朝度吃驚不小:“怎麼會?”他吃驚的不僅僅是事先沒有聽到一點風聲,而是總理怎麼會和範睿恆的看法不謀而合?範睿恆不是總理這一條線上的人,他和總理之間怎麼會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