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想一提通海鐵路,他竟然瞭解得十分詳細,可見也上了心。總理的目光放眼全國,一條通海鐵路在他眼中不算什麼大事,也難得他記得這麼清楚。
夏想恭敬地答道:“從表面上看。通海鐵路只有利於單城市一家,就算在沿線城市建一些停靠的小站,對當地經濟的促成作用也不大。不過從長遠來看,通海鐵路卻是燕省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也是黃眸港藉此東風成為燕省重要港口的重大機遇。”
如果在座的都是燕省的領導,對夏想的話就能深有同感,但在座幾人都是京城高官。目光可不是隻落在燕省一省。所以對夏想的說法還一時想不明白,尤其是吳才江更是納悶。問道:“一條通海鐵路。對單城市來說是大專案,對燕省來說也不算什麼大事,怎麼又被你說成中南部六市的希望了?夏想,在總理面前,說話要注意分寸,不要說大話空話。”
吳才江是善意的提醒。部儒聽了微有不滿地說道:“夏想是我的學生,我瞭解他,他向來不說沒有把握的部長的結論不要下得太早了
吳才江才不會和鄒儒一般見識,在他眼中,郜儒就是又臭又硬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易向師對夏想還是有信心的。就說:“夏想辦事一向穩妥,他是燕省人。對燕省的關注比我們要都深入,不妨聽他繼續說下去
何辰東微一點頭,也示意夏想繼續說下去。
夏想微微一彎腰,適當地表現出對在座領導的尊敬,又說:“通海鐵路一旦建成,將會對黃眸港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不用說單城鋼廠肯定要在港口建造碼頭。單鋼的投資將會讓黃蹕港口煥然一新。而且單鋼因為通海鐵路得了便利條件之後。燕省中南部六市都會看中黃蹕洪的港口優勢,六市離黃蹕港都很近,反而單城市是最遠的一個。既然最遠的單城市都能修建鐵路藉助港口優勢大獲成功,其他市也會聞風而動,都會想方設法將交通延伸到港口城市,而黃蹕港就是最近的一個。只需要修建一條一兩百公里的專用鐵路,就等於多了一個出海的港口,對於燕省中南部六市來說,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如果幾個城市都有專用鐵路到黃群港,對各市的經濟發展的好處自然不用說。在短時間內就能將黃蹕港打造成燕省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一件了不起的盛事
燕省中南部城市,離黃眸港最近。北部幾市,離天津港較近。黃蹕是縣級市。港口規模很如果因為通海鐵路的建成,因為單鋼的介入,而給黃弊港帶來新氣象。由此引發出來一個黃眸熱也不是不可能。
何辰東眼中流露出讚賞之意。
夏想的想法確實切實可行,而且目標也不遙遠,不難實現。可以說他的眼光很準,對黃眸港的定位也很準確。再想到他不到飛歲的年紀。何辰東就不免生髮出一絲感慨。真是後生可畏,夏想現在的大局觀和能力,已經可以勝任任何一個地級市的副市長一職了。
防:今天第二更送上,還有第三更。
卷二 壩縣風雲 第448章 吳家有事
丁辰東微點頭說道!“想法不“定的可行性一一兒…照後他又話題一轉,說道,“剛才你反駁程曦學的幾句話說愕很不錯,尤其是對壟斷集團的分析,呵呵,舉了一個什麼空氣公司的例子,雖然有些誇張。不過還是十分形象生動的,有意思,有趣。你好象對程曦學的理論也有不同意見,是不是也可以寫一篇文章,對他的觀點進行反駁?”
夏想不免一愣,總理的意思是要他站隊了?
其實從他選擇進入領導小組的一刻起,就已經表明了立場,要堅定地支援並推行產業結構調整。程曦學的文章的發表,預示著上層的矛盾開始激化,他既然已經選擇了前進。不可能再放棄原有立場,因為一篇文章而後退。況且他也答應了郜儒要寫一篇反駁文章出來,總理又特意提出,夏想就明白過來,自己站出來發表文章反擊程曦學的觀點,非常有說服力。
因為自己是產業結構調整小組的成員。又成功地促成了柯達和達富之間的談判,等於現身說法,想必比程曦學的紙上談兵更有力度。
夏想就笑著看了鄒儒一眼,說道:“總理,部老已經寫好了一篇反駁的文章,他也讓我也寫一篇。我還沒有動筆。正好您也吩咐下來。我就明天交稿,不過我既非經濟學家。又不是記者出身,未必反擊犀利。只能儘可能寫好。”
何辰東就對鄒儒又說:“好。部老和夏想師徒一同反駁程曦學。在學術界也是一樁美談他又看了易向師一眼,交待說道,“向師。部老和夏想的文章出來後,你先過目一下,然後再安排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