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殊慧通了電話,得知她一切安好,在天澤又忙了起來,就勸她不要太累了自己。
第二天,正要赴陳風之約,宋朝度的電話又打了進來。一個政治局委員的空缺,果然又讓四方雲動。夏想還沒有開口,宋朝度卻主動提出時間緊迫,就三人一起見面好了。
陳風自然沒有意見。
約好了見面地點,夏想匆匆起去的時候,宋朝度和陳風已經到了。都是老熟人了,自然不用過多的客氣,落座上茶之後,夏想第一句話就震驚了宋朝度和陳風:“政治局委員必定遞補,而且人選已經定了!”
“是誰?”
宋朝度和陳風齊齊震動。!~!
第1356章 一步驚心動魄的妙棋
第1356章一步驚心動魄的妙棋
倒不是說宋朝度和陳風不如夏想高瞻遠矚,不如夏想目光長遠,而是兩人**者mí,還有一點就是,夏想和總理、老古接觸,再和吳老爺子、古秋實會談之後,就讓心中的脈絡越來越清晰了。【】【】
或者說,他基本上摸到了總的思路。
再有總理隱隱透露出的一絲風聲,說是讓曹永國去東北之地,一個燕省省委之位,再加一個政治局委員的空缺,成功地盤活了國內政局之上的一個棋局,讓無數人聞風而動。
整個佈局已經呼之**出。
不管是總的授意,還是總和總理已經私下達成了共識,綜合一系列的事件,所有正常或異常的事態都經夏想分析之後,政治局委員的空缺人選,就幾乎可以肯定是誰了。
不管是誰放出的風聲,宋朝度和陳風此來京城,是白忙一場了。
從傳統意義上講,宋朝度算是總理一系的人,而陳風是總的人馬,不同陣營的人同時被傳言提名,證明了政治鬥爭的複雜xìng和多變xìng。
夏想面對宋朝度和陳風的震驚,在他以前需要高山仰止的兩位老領導面前,第一次感覺自己真的成熟了,至少在政治局委員的人選分析上,他走在了宋朝度和陳風的前面。
“陳、宋,我只是根據我的推測得出的結論,萬一不對,你們可不要批評我。”夏想不是耍賴,也不是留後路,而是要緩和氣氛。
果然,陳風和宋朝度對視一眼,都笑了,意識到剛才過於緊張了。也是,就算他們高居省委之位,但在事關切身利益的重大抉擇面前,也難免關心則luàn。
政治局委員……巨大的權力**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誰不想伸手去搶?
夏想見氣氛大為緩和,也就以輕鬆的口氣,淡定而從容地吐出了一個名字:“古秋實!”
話音剛落,宋朝度和陳風雙雙臉sè一變。
是呀,不是古秋實又是何人?雖然古秋實論資歷、論年齡、論在省部級崗位上的時間,都不如宋朝度和陳風,但問題是,他是隔代人,是總最器重的團系干將,有如此大好的遞補進政治局的機遇,總不力挺古秋實,難道會拱手讓人?
夏想真是一語中的,頓時讓宋朝度和陳風的夢想為之破滅。
陳風心有不甘:“也未必總一言裁決,夏想,你肯定古秋實就能透過總理的認可和委員長的點頭?”
九巨頭中,總自然發言權最大,按照排名,第二則是委員長,第三是總理,其他巨頭的態度暫且不論,至少要前三號人都點頭了,才能進入下一輪。
總自不用說,肯定是力挺古秋實,委員長的態度夏想不敢猜度,但總理必定會支援古秋實,因為總理另有謀算。
三大勢力之中,團系和平民兩大勢力同意了,事情就成了一半。雖然還沒有和吳才洋見面,不清楚家族勢力的立場,但昨天吳老爺子和古秋實相談甚歡,就讓夏明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其實從初來京城的一刻,夏想就已經有了大概眉目,但總理和曹永國的意外出現,打luàn了他的思路,等到了吳家,見到古秋實之時,他將思路重新理順之後,又回到了最初的設想。
不是說夏想比宋朝度和陳風都聰明一步,而是他比兩人接觸了更多的勢力。
因為誰也沒有如夏想一樣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他始終是幾方力量的jiāo匯點。
夏想完全可以理解陳風的失落和不甘,但現實就是現實,不容逃避,必須正視,他也想是陳風和宋朝度二人之一,問題是,以眼下的形勢判斷,二人已經出局了。
夏想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陳風,宋朝度已經從震驚之中恢復過來,他淡然地笑了,臉上的平和讓夏想暗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