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人處理,尤其是對於採購艦船的事,幾乎都是讓葉富領銜負責,華蘅芳、吳德章、羅爾斯是技術方面的顧問,鄧世昌、呂瀚、顧家相也跟著一起四處參觀。

讓葉富領銜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因為他是福建水師的管帶,加遊擊銜,身為一名清朝海軍將領,他的身份更容易引起那些船廠的高度重視。

胡楚元呢?

先旅遊了幾天,又和繆荃孫一起去跳騷市場買一些瓷器,大體都是明清時代透過海洋貿易傳出來的民窯精品,幾英鎊,甚至幾個先令就能買一個,賣回國內則有幾十兩銀子的價位。

反正是空船來去,算上運費,這還是小有賺的。

繆荃孫確實也是一位鑑賞古董方面白勺大師,居然能在凌亂的市場中挑出一件明代官窯的珍品,因為流傳無序,也說不清是怎麼來的。

有可能是從圓明園中劫走的,也可能在明末就流傳了出來。

按照胡楚元心中的計劃,完整投資整個茶葉所需要的經費是非常龐大,現在的他已經沒有餘力玩古董了,尤其是那些他看得上眼的古董。

所以,他也就是解個樂,當作閒時的一種愛好,和繆荃孫、顏士璋、伍淑珍一起在1日貨市場中閒逛,有便宜貨就買,即便他自己看不上眼,也有一種特殊的撿漏的樂趣。

這樣的樂趣,其實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容易的。

因為機會實在是太多,連胡楚元這種水平的人都可以輕易撿漏,當然是很好玩,邊玩邊學,反正有繆荃孫、顏士璋兩個專家在,大體不會犯錯。

其他的地方很難有這樣特殊的共鳴,胡楚元他們就在那幾條1日貨街上逛了兩天,花了兩萬英鎊。

暴利倒是談不上,慢慢賣回二十萬兩銀子是可以的。

玩了幾天,葉富他們大體也和紐卡斯爾的幾家造船廠有了初步的接觸,晚上,胡楚元就在自己的房間開一個小聚會。

這樣的和艦船技術指標有關的聚會,在泰昌號上就開了幾次。

很早,胡楚元就已經給了定論。

他這一次帶出來的公款是45萬英鎊,也就是那筆捐款,朝廷的軍費撥款還要等到明年才能拿到,另外,他自己私人帶了200萬英鎊。

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