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兒,鼾聲斷斷續續的,頭一點一點,看起來,像是睡了好一會兒。

七娘子與九哥相視一笑,九哥親自上前拍了拍董媽媽的肩膀,嚇得董媽媽一個機靈,回過神來才看著九哥,忙起身請罪,“老身年老貪睡,讓四少爺見笑了……”

一行人也沒有在寒山寺午飯,而是徑自上船,從寒山寺外的楓江水道,拐進了城內大大小小密若蛛網的河道中,回了萬/花流落外頭的小碼頭。

正是剛吃過午飯的時辰,楊家人都歇了午覺,七娘子與九哥說了幾句話,也就打發他回及第居讀書,這一向九哥心裡有事,又在外頭為家事奔波,功課已經耽擱下好幾日了,如今事情才告一段落,他自己也心急著溫習功課,兩姐弟說了幾句話,就在聚八仙前頭分了手。

董媽媽自然早已徑自回家吃飯,偌大的百芳園裡,好似就只剩下七娘子並立夏兩人,徐徐地往玉雨軒走。

七娘子一路走,一路沉思。

回了堂屋,上元和乞巧自然是早預備了一桌子的菜,七娘子換過衣裳,打發立夏下去吃了飯,這才任由乞巧服侍著,“您看看這香辣素粉羹,是小廚房加工細作的新菜,曹嫂子打量著您愛吃酸辣口的,特地去訪了四川的朝天椒……”

乞巧服侍人是真有一套,饒是七娘子一肚子的謎團,也吃了大半碗飯,才讓丫鬟們把飯桌收拾了,又把吃過飯的立夏叫到了東里間,同她商量今日寒山寺一會的事。

“上次黃先生送平安信過來,是三月三女兒節的時辰?”她翻了翻書奩,把黃繡娘來的信找出來看了看,又笑,“也不知道黃師父在餘杭住得開心不開心,李家人待她如何……”

立夏面色沉靜,“看在大姑娘的面子上,李家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薄待黃先生的。姑娘是想要給黃先生送端午節禮?”

不論黃繡娘與九姨娘之間有過怎樣的恩怨,她到底把珠針繡同凸繡法教給七娘子,七娘子逢年過節都有送禮問平安,這大半年來,和黃繡孃的往來也比較頻密。

七娘子思忖了半日,才淡淡地嗯了一聲。

“這一次,讓周嫂子帶我去送節禮吧,順便帶一封信過去,問一問黃先生的好。”

為了繡好題字,黃繡娘並九姨娘都學過幾千個字,雖然說不上文理勻淨,但看信寫信,還是不難的。否則黃繡娘又怎能和七娘子魚雁往還。

七娘子在心底反反覆覆地計較了幾遍,才讓立夏磨墨,親自寫了一封信,又囑咐立夏,“一會兒你開箱子找兩匹綢緞,再去找藥媽媽要上我們家賞人的中等表禮。就說今年是黃先生的生日,她的生辰就在端午前後,我們寧趕早不趕遲,我自己預備了兩方繡帕給黃先生賀壽,這東西是女兒家的手跡,不好被別人看著,最好是能讓周嬸跟著送禮的婆子過去,親手把我的禮交給黃先生,才算是全了禮呢。”

立夏就把窗邊晾著的兩張紙卷好放進了封筒,鄭重點蠟滴封了,才問七娘子,“是當時就要回信?”

七娘子思忖片刻,斷然點頭,“能在端午前看到回信是最好的!再遲也不好遲過五月十日。”

張太監已經從福建往回趕了,五月十日,是江蘇省選秀的日子。

到了半下午,七娘子午睡才起,董媽媽又進來請七娘子到外偏院服侍大老爺。

“老爺也是才起身就惦記起了七娘子……”董媽媽笑得眉眼彎彎,“還問我,七娘子在寒山寺裡遇著什麼故事沒有。我說沒有,七娘子那樣嫻靜,怎麼會惹出事端?上過香瀏覽隨喜了一番,也就回來了……”

把乞巧收進玉雨軒,這招棋真是走對了。

七娘子敷衍了董媽媽幾句,兩人也就穿過夾道,從側門出了內院。

“才進來的時候,太太也是午睡起來,就派梁媽媽進去接您說話,我們倒是打了個對臉兒。”董媽媽一頭說,一頭把七娘子引進外偏院,端肅起面容,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七娘子卻是氣定神閒。

三大巨頭,她至少已經爭取到一個封錦,只要能再說服大老爺,大太太已不足慮。

母家人靠得住,就是好,如今封錦才一起來,她在楊家的地位,可以說是又上了一步,將來擇婿一事,當會進行得更順一些。

她一邊思忖,一邊進了裡屋,給大老爺請了安。

大老爺看著心事也重。

往常歇午覺的時候,總是讓十二姨娘在一邊捶腿捏肩膀,為他解解悶消消乏……今日卻沒見到叔霞的人影,只瞧見大老爺一人坐在床邊披衣穿鞋。

七娘子忙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