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這時當著兩位老兵的面,終於問出了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抗戰是保家衛國之戰,為什麼老兵們反而會選擇隱姓埋名呢?” 秦日升看了看兩位老兵,知道有些話透過他來說或許更好。 他輕咳一聲,轉頭對高興說道:“為什麼?嘿!不說遠的,就說吳老爺子吧!” “六幾年轉業,一兩千的安置費一分錢沒要,六幾年兩千塊是什麼概念?可以在當時的縣城買十座院子!” “你知道吳老爺子後來幹什麼去了嗎?拒絕安置,回村裡種地。吳老爺子在冬閒時才會進城走訪當年的戰友,敘敘舊。” “事實上,有大部分老兵到了地方選擇隱姓埋名,根本從來不提以前的功績。這就是為何很多老兵到現在才相繼被發現,因為人家在意的不是物質,在精神上是高度滿足的。” “我們華國很長時間都是農耕文明。知道農耕文明是什麼嗎?把敵人幹挺,然後回家好好種地,讓自己老婆、孩子未來也能安安生生的種地!你現在能明白了嗎?” “十座院子.......”高興咋舌。 吳老爺子見到高興聽到一臉震驚的看過來,絲毫不以為意的擺擺手,說道:“嗐!當時年輕,沒想那麼多,也沒有想那麼遠。” 秦老爺子更是長嘆道:“和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們太幸運了。我們現在生活得這麼好,有什麼資格拿這些舊事出來炫耀呢?” “沒他們的流血犧牲,你能當英雄?!你能立特等功?!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軍隊的功臣!” 高興心中感嘆不已。 真要讓高興現在主動放棄小柒樓,他恐怕跟大多數人一樣是難以割捨的! 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每當某種負面的社會現象引起熱度,便會有“人心不古”的說法甚囂塵上。 其實倒也不必刻意迴避這種問題。現在國內的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精神文明建設只是暫時性的相對沒有達到與之匹配的程度而已。 華國有司已經注意到了這種現象,並且開始了整頓治理和引導。 網路的發達讓種種真假難辨的資訊滿天飛,其實最終還是要看那些負面社會現象是不是小機率事件,是不是隨機事件。 尤其是一些公知或人,透過別有用心的引導之下,往往會製造、挑起甚至激化矛盾。 其實,說到底,我們現在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現在這個偉大的、愛好和平的國家,是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回來的! 就在高興想得有些走神的時候,秦老爺子給出了一個可行性較高的建議。 秦老說道:“各地的抗戰紀念館,志願軍紀念館,無論是全國性的還是地方的,無論是政府的還是私人的,所儲存的資料其實有一定的互補性。” “尤其是名冊和相簿,是最直接的線索。當然了,採用這種方式的話,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單說半島戰爭,我國就投放了上百萬兵力。” 吳老在一旁補了一句:“加上六七十年代那一段動亂時期,很多相關資料的儲存都是不完整的,甚至不少老兵還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遭批鬥,被勞教,子女輟學捱餓......” 高興聽到這裡,已經有些心不在焉了。 他一聽到“相簿”兩字,頓時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他默不作聲的啟用了全息六芒星陣,進入了【便民小店】。 果不其然! 貨架上有一款名為“照片修復水”的商品。當時高興看到上新的商品,還認為有些多餘,還說腦子抽了才會買這東西。 標價為50點幣.......每一滴“照片修復水”,50點幣! 【便民小店】的商品,離開貨架之前一貫沒有使用說明;離開貨架之後,概不退換。 正所謂瞌睡送枕頭。 高興這邊正想著用什麼來嘗試“照片修復水”的實際效果,那邊秦老就已經取來一本舊相簿,遞給了高興。 秦日升微微皺起了眉頭,目光在秦老爺子、吳老爺子與高興之間掃了個來回。 二老對高興這個初次見面的年青人所展露出來的親近、迴護之意,似乎有些不同尋常。 高興雙手接過相簿,便認真的翻看了起來。 裡面有榮獲特等戰功時的幾張黑白照片,往後翻的話基本上就是秦老爺子轉業之後一些零星的生活照了。 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相簿裡的照片不超過三十張! 那個年代過來的老人家,對照相留念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甚至在八十年代,相機幾乎相當於是一種奢侈品,極少進入平民家中。 高興將相簿翻回到前幾頁,他手中現拿著一根近似於滴管的東西。 【滴在照片上對應的人的頭上,即可進行修復。】 一如他所猜測的那樣,二老和秦日升三人對高興手中的滴管都是“視而不見”。 當滴管在照片上劃過時,滴管下方會出現一個鐳射筆一般的綠色光點隨之移動。 接下來,高興裝模作樣的在照片上的幾位戰士當中尋找秦老,順手就把滴管內的透明液體滴在了其中一個戰士的“頭”上。 這一滴“照片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