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嚴格來說,目前這一個問號圖示比最初時的問號圖示差不多要大了一號。 高興眨巴眨巴的眼睛,心裡已經是驚濤駭浪一般。 原來,問號圖示是這樣產生的! 難怪地雕圖騰上面只有五個坑位。 龍珠按照五個圖示啟用的先後順序完成了六芒星,最終得到的就是問號圖示! 問號圖示透過問號任務甚至是MAX任務,可以透過多種形式來反饋給微費系統以及另外五個圖示! 這當中似乎蘊含著某種週而復始的輪迴迴圈的道理。 不過,即便是以已經闖過【腦力鐵人三項】海選的高興來說,他也不太確定問號圖示在之前一共釋出了多少個問號任務,以及多少個MAX任務。 不過,高興知道哪怕“五福”MAX只能換一個問號MAX,甚至隨之而來的MAX任務少於五次,那也都是值得的。 因為,問號任務會有卷軸產生,MAX任務甚至還會有一個MAX圖示產生!一個完全不需要經歷霜凍狀態而直接打完補丁的MAX圖示。 至此,高興一直懸著的那顆心才算是真正放下了。 高興可不敢在高鐵上分神進入網路世界之中,更不敢打高鐵上無線網路的主意。 暫時無所事事的他,便透過平板電腦瀏覽起【腦力鐵人三項】第一季的賽事。 第一季與第二季,差別只在於選手變成了所謂素人,比賽的流程、內容基本上並沒有變化。 第一項自然是背出小數點後隨機的一萬位數,冷淼淼已經給高興開了直通車,不需要再參加後面的相關賽事了。 而第二項相對更有意思一些,叫做“VR迷宮”,通關的關鍵在於空間感知操控能力。賽事的流程是隨機抽出星級迷宮,記錄通關時間。 第二項同樣需要與時間掛鉤,同樣是用時較少者勝出。 不過,“VR迷宮”難度相對背圓周率,也更高一些。 傳統當中的迷宮攻略,無非是觀察環境,仔細檢查牆壁、道路以及可能存在的標記,然後根據環境、標記來制定一個足夠邏輯性的行動方案。 出口通常不會一次就找到,還得有面對一次一次嘗試失敗的耐性和冷靜。 問題是,“VR迷宮”的難度不是紙面上的,而是一種與《盜夢空間》劇情設定極為相似的摺疊空間! 像一個盒子一般的六面“VR迷宮”,只是一星難度而已!那是第二關海選的門檻。 “VR迷宮”的三星難度,是像一條像魔方蛇一般的結構!那是複試的門檻,可通往腦力鐵人三項的最後一關。 透過圓周率、VR迷宮的篩選,從海選開始最終能進入第三關的選手已經是屈指可數的了。 他們將爭奪一套價值千萬軟妹幣的國際大都市的房產! 那是腦力鐵人三項的最終獎項,也是唯一獎項。 高興目前所能夠了解的資訊大致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如果瀏覽第一季那些闖過“VR迷宮”這一關的選手們的感觸,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提及到了與VR眼鏡的適配度。 戴上VR眼鏡之後,進入隨機的VR迷宮之前會出現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有的人能夠快速適應,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挑戰。 而那些無法快速適應的選手,基本上就全部被淘汰掉了。 由這一個VR眼鏡,高興不由得聯想到了【逗你玩】提供的那一個內測專用VR眼鏡。 後者已經不是適應不適應的問題了,如果當時高興不在場的話,高小軍極可能要送醫院進行搶救的! 因為高興已經決定了要參加第二關的海選,所以他對網路上幾乎能夠蒐集到的所有影片、資訊都進行了瀏覽。 尤其是那些闖入了第三關複試,有資格爭奪最終獎項的那些選手的經驗分享、感悟、總結,高興幾乎一個不落的全看完了。 就這樣,時間飛逝,等到高鐵的廣播提醒乘客已經到達錦縣站的時候,高興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他穿上夾克,背上雙肩包,出了站。 高興從這裡到家裡,還得再接駁市際長途汽車。 不過,他並沒有急著買票,而是來到了車站外一家菜鳥驛站。 九十月的錦縣,日均溫度只有五六度。高興緊了緊自己的衣領子。 菜鳥驛站這裡,裡裡外外堆了數以百計大大小小的快遞紙箱、蛇皮袋、快遞袋。 一個穿著菜鳥驛站工衣的中年婦女看了高興一眼,丟下一句“取快遞是吧?你先上那邊去自己找找看”,便忙她手頭上的事情去了。 驛站裡面已經有三兩個人正在快遞裡面找著了。 高興只是在快遞裡面簡單的掃了一眼,便鎖定了目標。 他將那一個快遞小紙箱拿在手裡,對之前那個中年婦女說道:“大姐,穗城寄來的,手機尾號1462,快遞我取走了哈!” 大姐抬頭應了一聲,然後低著頭在自己的一沓列印紙上翻了一會兒,拿筆劃了一道,咕噥道:“穗城,1462,在這裡了,劃掉它,好嘞!” 高興把快遞放進揹包裡面,在車站附近找了一家經營電動單車的店,進店挑了一款GP賽事的高仿頭盔。 店老闆目送著高興風塵僕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