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廣闊的世界

朱元璋佃農出身,理想中的社會就是男耕女織老婆孩子熱炕頭。 當了皇帝之後,他還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元朝的基礎上,朱元璋把戶籍制度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每個人都設定好了職業定位,沒有自由活動的空間,整個國家一潭死水,嚴酷而死板,個體之間有一層無形的隔斷,都在忙活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套制度有利於維護朱明王朝家天下的統治,卻使整個國家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朱元璋看不上外面的世界,只想著弱臣弱民守住家產,沒有擴張的野心,因此借力倭寇背鍋,實行海禁,片帆不得入海。 與朱元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實行重商主義,鼓勵造船和航海業,鼓勵建立各類海外貿易公司,擴大英國呢絨等商品的海外市場,鼓勵海外殖民。 1588年,伊麗莎白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重用大海盜頭子弗朗西斯.德雷克等人,確保英國海上貿易航線的安全,一個人口只有四百萬苦寒島國,最終發展成了霸佔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巧合的是,1588年,正是萬曆十五年。 一個新興強國正冉冉升起,另一個老牌帝國卻正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明朝從官家層面,壓根就沒有放眼世界的想法。 永樂年間,鄭和六下西洋,大明的國威傳揚於世界萬邦。 但在朝貢體系之下,下西洋乾的不過是賠錢賺吆喝的虧本買賣。 站在農耕社會的角度,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理應停止。 如果下西洋得以繼續,不說美洲,南洋是很可能成為中國的基本盤之一。 憑華夏的體量,要是母國給力,不把下南洋的華人當成叛徒,南洋就成了華夏的內湖,從朝鮮、日本,一直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全部成了華夏的勢力範圍。 明朝完美地錯過了一切天賜良機,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被最野蠻最愚昧的女真野人征服。 朱由檢走到世界地圖前,給文武大臣科普: "大地並不是平的,而是一個漂浮在空中的球體。大明也不是世界的中心,往東航行兩萬八千里,是一片遼闊的大陸。" 利竇瑪來華,宣揚的就是這一套,如今皇上也這麼說,大臣們面面相覷。 吏科給事中何養浩說道:"華夏居於中,蠻夷居於四方,這是幾千年的古訓,皇上為什麼說大明不在世界的中心?" 朱由檢:"幾千年的古訓就一定是對的嗎?地球是一個球體,從一個地點出發,一直往東走,卻能走到原來的地點,一直往南走,也能走到原來的地點,何來中心之說?" 何養浩:"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朱由檢:"就是南轅北轍,弘治四年,有一個叫哥倫布的人,堅信地球是圓的,從西班牙一直往東走,發現了一片新大陸,物產富饒,土地肥沃,比漢地十八省大十倍!北邊的叫做北美新大陸,南邊的叫做南美新大陸,哥倫布發現的是南美新大陸。" "天啟元年,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船隻搭載著一百多名英國清教徒從英國前往北美新大陸,目前在北美新大陸居住著五千餘名英國人,在這塊大陸,還居住著許多原住民,他們體格健壯,身披鹿皮,手拿弓箭……" 滿朝文武大臣聽著這樣的奇談怪論,根本不相信這些是真的。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 二萬八千里之外的遙遠大陸,誰願意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去那裡謀生? 文震孟說道:"自古安居才能樂業,大明子民安鄉重土,和那些喜歡四處漂盪的西洋蠻夷是截然不同的。" 朱由檢反駁道:"馬剌加、爪哇、呂宋,就有許多廣東人福建人謀生。西洋各國都鼓勵本國民眾向海外殖民,我們也應該效仿。" 如果開放海禁,閩粵漢族真的會對南洋群島複製臺灣模式。 隨著大航海時代到來,四處的經濟潛力都急待開發,四處都需要閩粵漢族的勞動力。甚至歐洲人也在大力鼓動粵閩漢族進入南洋。歐洲人為了賺錢,他們對南洋的族群人口結構無所謂。 蘇門答臘,馬來亞,婆羅洲,蘇拉威西,棉蘭老,農業人口稀疏。爪哇、巴厘和呂宋由於人口密度比較高。 精耕細作的族群,面對比自己落後的農業族群,擴張起來就像推土機一樣勢不可擋。如果不是明清海禁,閩粵漢族+傣族+京族,將徹底改變南洋群島的人口結構。 朱元璋開國第一步就邁錯了,他徹底破壞了宋元以來的開放主義和重商主義。 很多時候,民眾並不需要朝廷為他們做什麼,只要解開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束縛,他們就會迸發出驚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經過兩三個月的宣傳,朱由檢準備解除福建的海禁,鼓勵造船,鼓勵漁民出海打魚,鼓勵福建商人到海外經商,鼓勵他們製造武器。 這一系列政策還沒正式公佈,就引起軒然大波。 山東、江蘇、浙江的商人齊聲反對,都是大明的國土,憑什麼福建另外? 南方各省的地方官員也激烈地反對,大量的人口跑到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