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西北無數山

孫承宗接二連三上書,以老病為由請辭。 朱由檢再三挽留:"姜子牙七十二歲才出山,孫閣老今年才七十歲,再支撐十年八年又何妨?" 孫承宗禁燦爛一笑。 萬曆殆政三十年,缺官不補,再加上天啟年間殘酷的黨爭,浪費了很多人才。 接下來,要進行宗藩改革,軍制改革,戶籍改革、科舉改革,財稅改革,幣制改革,還要開發大東北,廢除海禁,發展造船業、海軍,以及向海外移民。 每一項舉措都將觸動無數人利益,難度之大不亞於消滅建州女真。 孫承宗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楊嗣昌、溫體仁、周延儒遠沒有孫承宗那樣資歷、身段。 朱由檢對孫承宗說道: "大亂之後百廢待興。西北流寇未除,西南奢安餘孽猶在。當此國家多事之秋,孫閣老怎麼忍心躲安閒呢?" 孫承宗只得勉強留任。 過了半個月,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山西宣大總督曹文詔上書朝廷: 鑑於遼東戰事已完結,建議朝廷集中全國力量,對盤踞在秦晉兩省的巨寇展開拉網式圍剿,徹底剷除! 朱由檢召開御前會議,聽取閣部大臣意見。 孫承宗道:"以臣之意,調孫傳庭部、盧象昇部、袁崇煥部、朱燮元部與洪承疇部、曹文詔部會合,實行六面合圍,對高、張、李、羅圍而殲之,從此天下太平。" 西北寇亂已經七八年了。高迎祥盤踞在寧夏,李自成盤踞在隴南,羅汝才盤踞在河南,張獻忠盤踞在晉南。 粗略估計,高、李、羅、張四部不下二十萬人。 數年來,朝廷的力量都投放在遼東和福建。 洪承疇得不到朝廷撥款,無力對流寇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 流寇日益坐大,陝西山西不時爆出官僚士紳地主老財被殺的訊息,鬧得人心惶惶。 尤其恩出身陝西山西的官員,對此頗有微詞,屢次上書,指責朝廷對流寇太姑息了。 到了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大多數田產落到王公貴族、官僚地主的手裡。 豪紳地主不僅享有額定的優免權利,而且還勾結胥吏,透過詭寄、飛灑、影射等方式逃避糧稅。 沉重的賦稅全落在貧苦農民頭上,不堪重負的農民大批逃亡。 地方官完全不顧農民死活,一戶逃亡,則責令九戶分賠,九戶逃亡則勒逼一戶獨承。 這樣輾轉相牽,往往出現整村農民逃亡一空的景像。 萬曆四十三年,連一向富庶的山東也出現了人吃人的景象。 餓瘋了的人們,連父子、兄弟、夫妻也不放過。 剖腹剜心,切碎烹煮,且以人心為最美味,小兒心尤其美味。 集市上有人肉掛在鐵鉤上賣,六文錢一斤。 有醃好人肉放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的,有割人頭用火燒熟而吮其腦髓的,有剛剛餓斃倒地而眾刀攢割立盡的,有割肉將盡而怒睜雙眼瞪視人的。 妥妥的人間地獄! 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仇寇。 被壓榨得活不下的貧苦農民紛紛揭竿而起。 流寇的主體是饑民,骨幹是逃兵。 朱元璋實行軍民分籍制度,編為軍戶的農民世代為兵。 政府把他們按照衛所的編制組織起來,進行屯種。 沿邊衛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衛所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每名軍士給田五十畝,耕牛一頭,農具一套。 收穫所得以十二石歸軍士,餘下的作為本衛所軍官的俸糧和儲蓄。 在這種制度下,政府對屯田情況進行督察,不用給餉,養百萬兵卻不費民間一粒粟,成效十分顯著。 可是法久弊生,軍屯田被邊將、豪強、太監侵佔。 軍屯因此敗壞,變得有名無實,而商屯又由於開中法的廢馳而破壞無遺,於是朝廷只得從國家財政中撥給餉銀。 萬曆以後,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拖欠軍餉的情況更甚一日。加上層層剋扣,以及糧價陡漲,士兵生活陷入絕境,兵變層出不窮。 明末軍紀敗壞,己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官兵所至,動以打糧為名,劫商賈,搜居積,淫婦女,焚室廬,小民畏兵,甚於畏寇。 寇來兵去,兵去寇來。寇掠於前,兵掠於後。寇掠如梳,兵掠如剃。總督之令不能行於將帥,將帥之令不能行於士卒。 派兵剿寇,無異於驅民為寇。 明朝立國二百五十年,各種既得利益集團、權力集團已經根深蒂固,他們幾乎佔據了所有社會財富和國家要害部門。 如果沒有外來力量的巨大沖擊,根本沒有人能撼動這種高度凝固的利益格局和權力格局。 一鯨落,萬物生。 被綁架的朝廷想要獲得新生,非得來一場血腥無比的大屠殺不可。 朱元璋的辦法是製造大案,郭桓案,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每一次大開殺戒都是一次洗牌。 朱由檢的辦法是利用農民軍殺藩王,殺官員,殺軍鎮,殺豪強,殺士紳。 朱由檢看向畢自嚴,"調全國各地的兵入陝剿寇,所需錢糧可有著落?" 畢自嚴果然說道:"孫、袁、盧、朱四部,總計二十六萬人,全部開進陝西山西,光路途上的消耗就不下二百萬兩,再加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