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陽謀上線

皇太極的乞和信送到了北京,來送信的是代善的兒子薩哈廉。 皇太極的信寫得極哀怨,細述從六世祖猛哥帖木兒以來,代代為大明朝廷效力,只因父親努爾哈赤一時誤信一眾漢官讒言,走上了背叛朝廷的邪路,今被大明天子如日之德感召,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看完信,朱由檢心裡笑出鵝叫,皇太極,你那的牛逼勁呢?你不是挺驕傲的嗎? 朱由檢問:"黃臺吉的和談條件是什麼?" 薩哈廉又交出了皇太極的另一封信。皇太極在信中提出,金國去除國號,奉大明朝廷為正朔,仿俺達汗封王,雙方以遼河為界,和睦共處,永息干戈。 這個條件,說實話,朱由檢是能夠接受的,但朝中文武大臣炸了鍋,人人表示反對議和。他們有一股迷之自信,認為可以憑藉武力徹底剷除女真人。 對這種觀點,朱由檢無力反駁。 從隋唐開始,中原王朝就試圖徹底征服東北地區。結果呢,隋煬帝還因此亡了國。唐太宗又接著打了幾十年,才勉強徵服高句麗。 今天的後金的確不能和歷史上的高句麗王朝相比,但今天的明朝就拿什麼與盛唐比? 每一個王朝的統治力都是有邊界的,死守著刻舟求劍的教條,只會碰得頭破血流。 遼東只是一隅之地,大明的未來是無比廣闊的星辰大海。 明朝內部也是問題重重,既然皇太極乞和,為什麼就不能談談呢? 袁崇煥很心動,支援接觸談判。但孫承宗、朱燮元、袁可立等一眾老臣激烈反對。 朱由檢很為難。 打仗是要死人的,真實的世界,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在時代的沙塵暴裡,盡力經營自己瑣屑的生活,而非幾個亂世梟雄的談笑風生,運籌帷幄。 幾番深思之後,朱由檢將孫承宗叫到了乾清宮西暖閣,娓娓道來: "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於洪武二十四年就藩大寧。大寧城郭姓富商為討好寧王,蒐羅人參三百斤,貂皮一百張,鹿茸九十對作為見面禮,覲見寧王。 郭姓富商在女真斡朵裡部買下一名絕色美女獻於寧王。 此女貌美如花,善解人意,能歌善舞,特別得寧王歡心,寧王對其寵愛有加。 兩年後,女真女產下一子,就是寧王的次子。 寧王還沒來得及向朝廷請名,靖難之役爆發。 當時寧王手握八萬雄兵。成祖單騎入寧王府,說動寧王支援靖難,寧王府家眷及三護衛隨寧王入關。 寧王過鬆亭關時,前思後想,深感前途叵測,決定留下一脈香火以防萬一。 他利用次子尚未入玉牒的便利,安排女真女及其子改變裝束,換成男裝,矇混在大部隊中,趁亂逃脫。 寧王本來是要女真女逃到江西某家的,但女真女知道寧王參與靖難,害怕受到牽連,私自逃到了關外。 寧王對身邊人宣稱,妾室暴斃,次子早夭,臨別時賜予女真女初唐五彩善財童男童女像。 女真女攜子回到斡朵裡部,家中人早已死絕,有一酋長垂涎女真女的美貌,將其霸佔。 女真女在王府中耳濡目染,言談舉止落落大方,對蠻族而言無異於仙女下凡。 酋長一直以為其為漢人之女,寵王有加。 小王子外貌酷似寧王,神姿俊朗,很得酋長喜愛,當親子一樣撫養長大,起名董山。" 朱由檢講到這裡,頓了頓,輕輕呷了一口茶。 孫承宗臉上頓時血色全無,定定地望著牛人由檢,說道:"皇上剛才說此兒名叫什麼?臣耳背,沒聽清。“ 朱由檢輕輕說道:"叫董山。" 孫承宗臉色更驚疑了,問道:"這董山的養父叫什麼名字" 朱由檢娓娓道來:"孫先生聽我慢慢講。宣德八年,酋長被野人女真所殺。因董山非其親子,酋長之弟不服管束,率眾離開董山,分立建州左右衛分庭抗禮,兩人同時獲封大明奴兒干都司建州衛都督同知……" 孫承宗失聲尖叫:"啊!天底下怎麼會有這等奇事!莫非這個酋長就是猛哥帖木兒!而董山就是努爾哈赤五世祖?" 朱由檢點了點頭,“天順年間,董山終於蕩平內部各路異己勢力,成為建州三衛女真共主,頻繁侵擾大明。 女真女痛恨兒子為非作歹,臨終時以五彩善財童男童女像示之,告知兒子真實身世。 董山起初死活不信,其母拿出寧王手書和畫像,董山才開始悔悟,主動入朝謝罪。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貪心又起,決心用宗室身份謀取實利。 成化四年年,董山赴瀋陽面見都督僉事穆忠,拿著善財童男女像,聲稱成祖答應過與寧王平分天下的,如今也不奢求兌現諾言了,只要求封其為遼東王。 魏忠不敢怠慢,密報北京。 成化帝密遣錦衣衛赴南昌寧王府密查,確認洪武年間王府內確有女真族宮人產子。建文初年母子暴斃。且寧王諸子中尚有宜春王朱盤燁、庶人朱盤烑在世,二人長相同董山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