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西安群英會

處決完孫雲鶴的外甥,恰好朱由校死了,鬮黨失勢了,盧象昇躲過了一劫。 朱由檢問道:"你到了寧夏會怎麼做?" 盧象昇道:"無非是輕傜薄賦,免債,賑災,發動富戶捐錢捐糧,平抑糧價,打擊囤積居奇,收繳拋荒土地,招募流民,墾荒,耕種,打井,挖渠。心誠所至,金石為開,寧夏一定會挺過去的。" 朱由檢十分讚賞,撫著盧象昇背說: "天下最窮莫過於陝西。陝西最窮莫過於寧夏。寧夏有你,我就放心了。你放開手腳幹,我給你撐腰。等我籌集了錢糧,就給你送過去。“ 盧象昇:"臣定當盡心竭力治理好寧夏。" 朱由檢又說道:"遠水終究解不了近渴。陝西需要外援,但陝西的亂局終究還是要立足陝西本地解決。" 盧象昇問:“如何立足陝西地解決?” 朱由檢道:“耕者有其田,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 盧象昇:“皇上是要臣在寧夏做試點嗎?” 朱由檢點點頭,“這是浴火重生的一條路。我要改稅制調稅率,喊了幾個月了,地方上一點動靜也沒有。環顧宇內,就沒有願意替朕淌這趟渾水的人。你願不願意?” "臣願意。" “你可得想好,這可是件九死一生的事,做成了,國家中興有望。” "臣想好了。" 朱由檢招招手,"你過來!" 盧象昇忙側耳過去。朱由檢在他耳邊足足密語了一刻鐘。 盧象昇大驚失色,卻並不多話,拜別而去。 朱由檢抽出腰間佩劍,遞給他,"你到了寧夏,有臨機處置,先斬後奏之權。" 盧象昇不明白,初次見面,皇上為什麼就對他如此推心置腹,如此委以重任。 楊嗣昌正在西安忙得焦頭爛額,沒想到朝廷派來了這麼龐大的隊伍。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來了。 錦衣衛左都督田爾耕來了,右都督孫雲鶴、楊寰來了。 刑部侍郎文震孟來了,御史劉宗周、黃道周、曹於汴來了。 兩位新任巡撫孫傳庭、盧象昇來了。 來三萬錦衣衛,三千廠衛,兩千京軍。 運來了四十萬兩白銀,三十萬石糧食。 看這陣仗,朝廷是非得將陝西的事辦好不可了。 此時的洪承疇已經走馬上任,作為東道主款待同僚。 吃完了一頓簡單的飯,文震孟、劉宗周、黃道周、曹於汴到陝西按察使衙門設署辦公。 王承恩、田爾耕、孫雲鶴、楊寰帶著三萬多錦衣衛和廠衛在西安大街小巷巡邏。西安人一見到這些人的裝束,家家關門閉戶。 楊嗣昌召集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三人開會。 洪承疇問:"請問楊總督,各地千差萬別,賑濟錢糧物資如何分配?" 明代陝西包括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幾乎就是整個西北地區,地域非常之龐大。其中,陝西巡撫管轄關中地區和陝南,延綏巡撫管陝北,寧夏巡撫管轄寧夏和甘肅。 楊嗣昌道:"以富庶程度論的,陝西第一。以災情嚴重程度論,延綏最重。以賊情論,也是延綏最重。賑災錢糧物資極其有限,如果平均鋪開,哪裡都顧不上。下官愚見,不如優先賑濟延綏。高迎祥張獻忠都是榆林人。延綏太平了,全陝就太平了一半。延綏不太平,全陝就永無寧日。不知洪公意下如何?" 洪承疇笑了笑,"楊公,陝西比延綏也強不到哪兒去。" 孫傳庭:"關中畢竟是關中,瘦死駱駝比馬大。延綏靠近蒙古,民風素來彪悍。薩爾滸之戰榆林鎮邊軍傷亡最重,很多逃卒生活孤苦無依,心懷憤恨,成了流冦隊伍中的骨幹。正如楊總督所言,延綏不太平,全陝就沒有太平之日,因此只好委屈委屈洪巡撫了。" 洪承疇連連搖頭,"難吶!都難吶!" 盧象昇道:"正因為難,所以才需要同舟共濟。只有全陝一盤棋,才有機會熬過去,如果各人自掃門前雪,全陝的亂局就沒有完結的一天。" 洪承疇不說話,唯苦笑而已。 楊嗣昌問:"洪公有何高見?" 洪承疇道:"高見不敢當。下官只想問一句,陝西三四百萬饑民,如果全部賑濟的話,需要多少錢糧?朝廷能支撐多久?" 楊嗣昌:"皇上的意思是,陝西乾旱少雨,宜推廣耐旱作物。紅薯土豆二月份種林三,到六七月份收穫。陝西最少要熬到明年六月份,才能吃上紅薯、土豆。" 孫傳庭:"哪有那麼多地種紅薯土豆?" 楊嗣昌:"皇上決意遷薄,五支藩王王莊田不下百萬畝,全改種紅薯土豆可養活陝西人小半年。" 孫傳庭:"怎麼熬到紅薯土豆出來的那一天?需多少糧食?" 楊嗣冐:"陝西目前至少有三百萬饑民,每天最少要消耗三百萬斤糧食,如果救濟二百天的話,需要500萬石糧食。" 洪承疇:"楊公說的500萬石糧食,是陝西本省產的糧食,如果從湖廣運的話,就變成700萬石了,如果從南直運的話就變成了800萬石了。下官問一句,朝廷真的能籌集這麼多糧食嗎?"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