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鈺貞想起之前景和帝的話,緊咬嘴唇,最終定了主意。
既然他如此討厭自己,甚至為了遠離自己竟做出了這種事,那她就隨了他的意便是。
她還不想死,她要活著,活著才能好好的看著景和帝,看著他跟他心尖上的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若真到最後,景和帝真能幸福一生,那她便也認了。
跟誰過不是過,至少眼前這個男人看起來還算不錯。
孟鈺貞的選擇當天便秘密傳到了景和帝的耳中。
接下來兩個多月,便開始實施他的計劃。
先是他名義上的嫡親兒子突染惡疾,不治身亡,接著便是正宮皇后遭受不住打擊,原本病弱的身子一時沒挺住,吐血身亡。
因當朝國母身死,皇帝的嫡子早夭,景和帝經受不住打擊,臥病在床數日。
直到皇后和太子葬入皇陵,又過了三個多月,景和帝才徹底走出了傷痛。
當然,一切全都是裝的。
孟鈺貞和兒子進皇陵當天,便跟著那個男人遠走高飛了。
對於皇后和皇子的死去,除了工部尚書一家人頗為難過之外,也就剩下裝難過的蕭昀了。
可這訊息對其餘朝臣而言,不亦為驚天好事。
皇后死了,嫡子死了,這不就意味著他們的閨女有了機會嗎!
一時間,提議選秀,立後的摺子湧向景和帝蕭昀的御書房。
只可惜,景和帝一概留用不發,反倒是開始大力整治朝堂內務。
對內,整肅官場;對外,重塑軍紀;中間,加強邊境貿易,海上貿易,提升國庫收入。
景和帝志在把先皇遺留下來的一些弊端全都清除乾淨。
就在所有人都不抱希望之時,宮裡頭傳來了訊息,當今永和帝唯一的貴妃娘娘誕下了龍鳳雙生子。
景和帝大喜,當即頒發聖旨,封貴妃娘娘為新一任皇后,
何思恬這個皇后不同於前一位皇后,剛剛出了月子,便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封后大典。
……
“思恬她終於等到了,看來皇上還算有心。”蘇韻禾親眼見證了景和帝兌現了當初跟何思恬的承諾,不由得感慨了一下:“但願,他們能長長久久這般下去,便更好了。”
並非蘇韻禾不盼著好姐妹好,實在是歷朝歷代的皇帝誘惑太多,變心也太容易了些。
與封后旨意一同下達的還有冊封太子的旨意,太子正是新任皇后娘娘與永和帝的長子。
一時間,皇后何思恬的孃家風頭無兩。
想想也是能以一界庶女之身,榮登後位,家族得是何種榮耀!
何思恬的親爹甚至直接把何思恬的姨娘抬作了平妻。
自打景和帝登基,大夏國國力日益強勁,僅短短一年時間,便發展成為周邊幾個國家不敢招惹的存在。
謝宇喬如今已經直接被任命為大理寺卿。
他昔日的同窗好友也都有了很好的官位。
昔年見不到面的幾人,又重新聚到了京城,許是想起從前的那些日子,幾人經常帶著家眷們湊在一起聚餐,遊玩。
相比較而言,所有人裡,還是蘇韻禾和謝宇喬最是有面。
不光謝宇喬是所有人當中官位最好的,蘇韻禾又和宮裡頭的皇后娘娘交好,便更顯貴重。
這天,蘇韻禾依舊如往常一樣,進宮去見皇后娘娘敘舊。
路上行走時,突覺有一道目光正注視著自己,蘇韻禾有感,側頭望去,就看見一個她一輩子也不可能忘記的人——路通。
蘇韻禾突然停住腳步,看著對她發出莫名笑意的路通,不覺心中一顫,不由暗自反省:果真是最近太平日子過多了,竟把這人給忘記了。
路通被景和帝藏了這麼許久,直到今天都未曾處置過,看來,她原來所想的或許都成了真。
很快,蘇韻禾調整了情緒,不再關注路通,恍若無人般,繼續向著皇后娘娘的鳳儀宮走去。
許是心裡裝著事兒,蘇韻禾頻繁走神,心不在焉的模樣惹的何思恬起了疑心。
可她是蘇韻禾最好的姐妹,也更加了解她,定是發生了什麼叫她特別為難的事兒才會如此。
不過她沒有當面問出口,並非是她不想問,而是,她的鳳儀宮裡有景和帝的眼線。
景和帝曾經說過,放眼線只是為了時時保護她的一種方式罷了,那時,她還曾天真的以為就是如此,如今想來,景和帝似乎另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