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辭就這樣突然跑了。 當景初告訴班主任宋辭回家去做實驗了,趙文華反應平淡,習以為常。 倒是景初有些不習慣了。 只是她也沒多想,在給自家太爺扎針的時候突然記起自己留在傷患身上的金針還沒去醫院要回來。 那些可是她奶奶特地找人定製的,外面買不到。 之前讓家裡保鏢去人民醫院拿針,結果保鏢說護士站的姑娘說得本人去拿,因為金針珍貴,怕有人冒領。 護士這樣也是對她的針負責,她也無可厚非,只是兩下耽誤,自己就差點忘了。 如今再次想起,景初決定儘快去醫院取回針。 於是第二天放學,她就領著弟弟去急診科找護士,告知護士姐姐自己來拿針。 護士站的姑娘查了一下記錄,“你好,姑娘,針在中醫科包主任那裡,我現在聯絡他,你稍等一會。” 景初點頭,就帶著弟弟在護士站旁的長條椅坐下來等待。 只聽等候區有個年輕男子對一位老大爺說道,“爺爺,我早跟你說不要老是在鄉下看,那些郎中都是騙人的,生病了就要來醫院做檢查,現在科技那麼發達,抽個血照個片什麼問題都出來了,你偏偏要去看什麼中醫,結果現在越拖越嚴重。” 在一旁有個婦女聽了也隨聲附和,“對啊!現在的中醫真的是害人不淺,我這小小的感冒,問了好幾次都不能見好,結果還是得來醫院抽血檢查,白瞎了拿中藥的錢了。” “是啊,還是看西醫好,藥到病除,像那中藥,苦死了還不見得能治好病!” 聽到這些話,景初的臉沉了下來,她站起身走到幾人面前,態度冷厲,“叔叔阿姨,我不認同你們的觀點。” “中醫傳承最少有五千年曆史,它是我們的祖祖輩輩幾千年的治療經驗手把手傳承下來的文化,也是智慧的結晶。” “而西醫卻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它之所以廣為人知,是因為有時代科技的產物幫助它進行辨證治療。” “我不否認西醫在治療病人時見效快,你頭痛給你顆止痛藥,你長個瘤子給你開個刀切掉,瘤子沒了,就服各種藥,防止瘤子再長,但西醫有告訴你為何會頭痛為何會長瘤子嗎?” “西醫給你們開的西藥,你們去看看說明書,哪張說明裡沒有告訴你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傷肝傷腎傷胃傷心你們看不到?” “中醫重在標本並治,重在防治未病,像你,感冒那麼久吃中藥不好?”景初懟著那個婦女繼續道,“我不用把脈也知道你這是陰虛型感冒,頭痛心煩,乾咳少痰,遇風惡寒,需滋陰解表!” “而你手上的血常規,無意外的話不是白細胞偏高就是中性粒細胞偏高,等你拿報告給醫生看,醫生就會告訴你有炎症吃點青黴素藥,要麼阿莫西林,要麼頭孢。” 婦女聽景初這樣一說,立刻拿起手上的血液報告看起來,果然是白細胞偏高,中性粒細胞也偏高。 景初也不理會她的反應,懟著年輕男子繼續道,“而你爺爺我也不用把脈,只用面診我就能看出他是消渴症,也就是你們口中西醫檢查血液後得出的慢性高血糖症。” “醫生看到老人家血糖高了,會告訴你老人家糖類不能碰,多吃雜糧少吃粥飯。但你知道嗎,這個飲食建議從哪裡得來?是從中醫。” “中醫追根消渴症,從人的身體發病源出發,膳食養生是治療慢性病的長期戰術,而中藥輔佐,調節人體氣機,讓病人身體陰陽抗衡才是根治之道。” 景初看著啞口無聲的眾人,語調依舊清冷,卻擲地有聲,“西醫固有它的優勢,但它是長治之道嗎?之前疫情,誰研發的抗疫治病的藥?是中醫!” “你們翻翻歷史,查查咱們華國幾千年來用中醫抗了多少場疫病,而區區兩百多年曆史的西醫,它又成功抗了哪場疫病?” “在華國,我們確實得承認有些學業不精的中醫者拖累了病人,但不代表中醫就不行,就不如西醫了!你們可以說你們找的中醫師醫術不高明,但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以此來貶低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 景初一番連診帶斥直接驚呆了在場的醫生,護士以及病人。 景新更是張大了嘴不敢置信地看著姐姐,這是他那惜字如金的姐姐?她能這樣把人懟得啞口無言? 還有她的面診,她不用把脈就能看出病人得什麼病?這麼牛?這是他親姐吧? 景初的話也被從中醫科趕來給她送金針的包主任聽到了。 他激動得伸出手鼓起了掌,連聲叫好。 其他醫護人員以及病人也都跟著鼓掌叫好。 景初這才發現自己居然被氣得這般激動地懟人,一下子臉都紅了。 包金山走過來,伸出雙手,“你就是之前在車禍現場救人的小神醫吧?” 景初不認識他,但他的白色醫袍上掛著名牌,中醫科主任:包金山。 “你好!包主任!”景初點頭,伸出手與他回握。 包金山從兜裡拿出一個小布包,開啟,是景初的金針,一根不少。 “我一直留著這針,就是想與你會一會面!沒想到小神醫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