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帶著宋辭逛完藥都,天也暗了下來。 藥都果然是集萬千藥材於一處的中心點,他們將同樣的藥材按年限,位置,大小,顏色細分,以不同價格出售,適應著不同消費階層,所以來這裡不管是有沒有打算買藥材,最終也會忍不住掏錢。 比如景初身後的保鏢手上,現在都大袋小袋地提著景初覺得品相不錯的藥材。 不過景初買的最多的就是藥材種子,她還打算回去時買些本地的土壤,去試種一下。 將東西放到酒店,景初就帶著宋辭去嘗藥都的藥膳。 亳州的懷養堂藥膳餐廳很出名,是藥膳製作技藝的非遺文化餐廳。 一走進去,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讓人覺得宛若置身於古代酒樓中。 撲鼻而來的藥膳香味讓景初眼睛一亮。 他們一行八人,被服務員帶到一個大廂房裡。 景初問大家,“我給你們點可好?” 景初解釋道,“吃藥膳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去搭配,俗話說,飯可以亂吃,藥可不能亂吃。” “藥膳養生,也同樣要講究,否則吃錯了,身體不僅沒得到調理,還可能會爆發疾病。” 他們對景初的醫術肯定不會質疑,所以聽景初要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點養生藥膳,也覺得很新奇,他們紛紛點頭。 於是景初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點了不同的藥膳湯,讓一旁的服務員咂舌。 一般來藥膳餐廳吃藥膳的,大多隻點一份十全大補湯,像他們這樣八個人八份湯的實屬罕見。 服務員走出去,將情況跟大廚說了。 藥膳餐廳的大廚是懂得四味五性,不同藥材搭配不同的食材會有什麼樣的功效他一清二楚。 所以一聽服務員說這行人的點餐方式,就知道遇到了行家。 於是挑揀藥材和食材都慎重了很多。 當藥膳湯品陸續端上桌,景初將豬骨沙葛湯端給宋辭,“你有點上火了,這沙葛煲豬骨湯,可以健脾開胃,清熱祛溼。” 宋辭點頭,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湯喝,湯很清甜,湯底還有不同的豆。 “這裡面還有赤小豆、白扁豆和眉豆,這些豆都能吃。” 宋辭嚐了嚐這些豆,很香。 “喜歡嗎?”景初問。 宋辭點頭,“喜歡。” 這藥膳湯是景初專為他點的,他心裡早已樂開花。 “我回去也給你們煲藥膳,以前我在黎畔村經常吃伯奶奶煮的藥膳,自從回京都後,都沒什麼時間煮藥膳吃了。” “你會煮藥膳?”宋辭意外。 “會呀,雖然煮的不多,但每次煮完他們都吃光了。”景初回想起黎畔村的生活,很懷念,心想暑假結束前還得回去陪陪太姥爺他們。 宋辭笑,眼裡全是期待,“那你以後有煮藥膳要叫我去嘗。” “嗯!”景初的藥膳也來了,她點的是健脾益氣的山藥粥。 除了藥膳湯品,粥品,景初還點了茯苓包子、益脾餅、八珍糕、黃芪蝦丸、紅棗丸子…… 滿滿一大桌藥膳菜式,看得宋辭和保鏢們目瞪口呆。 “這藥還能做出這麼多好吃的?”李旭是所有人裡年齡最長,也忍不住吃驚。 景初見他們都一副吃驚的樣子,笑著跟他們解釋,“中醫講究藥食同源。” “在中醫的理念裡,食物和中藥在成分和效果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將中藥和特定的食物搭配,讓食物彌補藥物的不足,促進藥效的發揮。” “不同食物搭配不同的藥材,對人體的身體會有不同的調養作用,所以搭配合理的藥膳,可以調節和平衡人體虛實、寒熱等病理狀態。 “比如我剛剛給你點的這份五指毛桃扇骨湯。”景初指了指他面前的湯品說道,“李大哥身上的暗傷不少,五指毛桃有健脾補肺,舒筋活絡,行氣利溼之效,再加上扇骨煲湯,還有強健筋骨的作用。” 李旭雖然知道景初也是有選擇性地給他點湯品,但不知這湯品對他有何作用。 因此聽到景初的解說,他心下明白,又感動景初的細心。 “如果李大哥不喜歡喝中藥,等回京都,我給你開份藥膳單子,每天品食不同的美味,同時也調養了身體。” 李旭笑著應承,“那就麻煩景小姐了!” 宋辭不知道李旭在R國為救景初而受傷的事,看景初對李旭這麼關心,有點酸。 “我也要藥膳單子。”宋辭語氣低落。 景初不知道他怎麼突然心情不好了,將自己還沒吃的山藥粥分了一半到他的碗裡,“你之前三餐不正常,脾胃都傷到了,吃點山藥粥,喜歡的話,回去我給你做。” 宋辭的情緒瞬間被景初安慰了。 他眼睛亮亮的,“回去你給我做藥膳吃?”他的聲音忍不住提高,有些得意。 “嗯!”景初點頭,她給家裡人做藥膳順便給宋辭帶很方便。 所以李旭拿到的是藥膳單子,他得到的是景初親手做的藥膳。 宋辭頓時心不酸了,覺得入嘴的山藥粥美味無比。 其他人也聽了景初的話後也細細品嚐起眼前的藥膳,沒有想象中的苦味,有些別具一格的風味,獨特又美味。 用完晚餐,他們走出藥膳餐廳,沿著街道往酒店的方向走。 亳州不僅僅是藥材市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