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

也不是完全無厘頭的,眼下馬上要入冬了,入冬物資確實要準備起來。

最近這幾年燕京市人口激增,其中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一到入冬前後,各個街道的煤廠忙的不可開交,經常性一趟七八輛、甚至十幾輛送煤的三輪車一起從煤廠出來。

煤廠為了在入冬之前把冬煤送到老百姓家裡,還會僱傭一些郊區農閒的農民充實送煤隊伍。

儘管購煤本上的限量煤可能還不夠林朝陽家燒一個月的,但他們家從來不缺煤,改革開放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有錢可以切切實實的提高生活水平了。

這天上午,煤廠的煤剛送到家,林二春就過來跟他抱怨了起來。

二春同志的主題是“浪費”。

他說,以前林朝陽剛進城時,他們老兩口盼著林朝陽在燕京能有個窩。

等林朝陽買了華僑公寓那處房子,他們倆還挺高興,兒子終於在燕京有個家了,以後他們的孫子就是正兒八經的燕京人了。

後來林朝陽買了棉花衚衕那處院子,說是給他們老兩口養老,倒也說得過去,就是院子大了點。

再後來林朝陽買了小六部口衚衕這裡,他們老兩口住棉花衚衕,華僑公寓那裡閒置了。

一家總共就五口人,三處房子,加在一起四五十間房,佔地快三千平的面積。

住不過來,根本住不過來。

別的不說,這兩年入冬的煤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錢,更別提華僑公寓還空在那裡,物業錢一分不少的交著。

“你現在是有錢了,可也不是這麼個造敗法。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過日子還得是精打細算……”

二春同志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打算盤,林朝陽聽著他的話,左耳進、右耳冒,心不在焉。

“爸,你到底什麼想法?”

“我也知道你們年輕人想自己住。我和你媽是想,要不然我們倆就搬華僑公寓那兒去,把棉花衚衕那院子騰出來,租出去。那院子這樣一年能省下不少錢呢!”

聽著林二春的想法,林朝陽無奈說道:“爸,你怎麼又研究起這事了?”

“我這不也是跟你商量嘛!”

林二春的語氣並沒有以前跟他說話的那種強硬,林朝陽本想說幾句讓他享清福的話,可話到嘴邊他突然頓住了。

因為他意識到,為了他的“孝道”,林二春老兩口已經拋棄了家園。

如今他們在燕京,衣食雖無憂,恐怕內心卻如同浮萍一般。

“好,這事你張羅吧。”林朝陽說。

聞言,林二春頓時開懷。

“這就對了!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咱們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林朝陽的心裡也暢快了不少。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