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章 許靈均年

馮合作,八月份的時候就弄完了。

另一件事就是去了趟西安,給西影廠的吳天明寫劇本,電影名叫《沒有航標的河流》。

李拓之所以會認識吳天明是因為滕文驥,兩人曾經共同執導過電影《生活的顫音》。

“棉花衚衕那對聯怎麼掛到這來了?”

“給我們家老爺子找個營生,那邊租出去了。”

聞言,李拓三人調侃起了林朝陽。

“好啊你,這不是妥妥的地主階級嗎?”

玩笑了幾句,李拓便張羅著要吃飯,三人今天來就是為了解饞的,來的時候手裡拎的全是菜。

席間,李拓說起了他聊起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這兩部正在熱映的電影,狠狠的誇了一頓。

“這兩部電影拍的場面宏大,細節逼真,人物鮮活,朝陽要是當編劇,成就不會次於寫小說,以後說不定得是曹禺先生那樣的人物。”

吃著林朝陽做的飯,李拓的嘴甜的很。

“電影拍的好,導演的功勞最大。”林朝陽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陳健功又說:“我聽說《高山下的花環》也快上映了吧?以原著小說的質量和影響力,上映以後表現肯定不會差的。”

《高山下的花環》前些天透過了電影局的審查,如今上映日期已經確定,就在12月10日。

“三部電影集中在這幾個月裡上映,專業編劇的產量都沒有你高!”

“關鍵是三部電影都受歡迎!《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不僅是在我們內地,我聽說在香江也很受歡迎,還賣到了東南亞。”

林朝陽擺擺手,“好了好了,再誇就誇到天上去了。我就是個編劇,電影受歡迎是劇組所有人的努力成果。”

“是所有人的努力成果不假,但你的功勞佔比更大。一年三部,嘿嘿……”

李拓嘴裡唸叨著,臉上的表情既有羨慕,又有自愧不如。

他這兩年專心於電影評論和劇本創作,深知這樣的產量對於絕大多數編劇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別提拍出來的電影還這麼受歡迎。

“趕明兒我要寫個文章投給《大眾電影》。”李拓說。

陳健功問他,“寫什麼?”

“就寫朝陽這三部電影。誒,我想到了個好名頭——"許靈均年"。

"許靈均年"這個名頭怎麼樣?

三部編劇的電影在同一年上映,這在中國電影歷史上應該也是第一次。”

李拓腦海中靈光一閃,興沖沖的對其他幾人說道。

“許靈均年?這個名頭好,夠唬人!”陳健功拍手贊同。

“挺唬人是吧?這名頭好啊,我都有點佩服我自己了。

為了這個名頭,我也得寫篇文章。”

李拓的臉上寫滿了得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