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城,瑤華殿勤政廳內。 孫權不理眾臣言論,唯獨尋來陸遜問話。 陸遜見狀微微蹙眉,而後緩步出來抱拳道。 “啟稟大王,微臣……無話要講。” 孫權聞言臉色當即變得清冷起來。 他滿懷期待的雙眸也快速變成憤然。 關鍵時刻,這陸伯言竟不願幫自己? 孫權越想越氣,最後直接甩袖罷朝而去。 看到這一幕,諸葛瑾當真是急壞了。 於是在散朝之後,他便悄悄與陸遜一同走到了最後。 左右觀察附近無人,諸葛瑾才蹙眉輕聲問道。 “伯言今日為何要薄大王面子?” 陸遜聞言當即擠出一絲苦笑回道。 “諸葛大人何出此言?” “陸某怎敢薄大王之面乎?” 諸葛瑾聽到這話立馬有些不高興了。 聰明人之間對話,還需要搞這些有的沒的。 想到此處,諸葛瑾隨即變了臉色說道。 “時局動盪,前景堪憂!” “伯言就勿要再打啞謎了!” “蜀漢要求懲士燮、平南中,滿朝大臣皆翹首以盼大王定奪。” “但在用兵之事上,大王慣諮統兵都督,前者有周公、魯公,今有你陸伯言……” “你剛才為何不給大王吃顆定心丸嗎?” 說到這裡,諸葛瑾看向陸遜的眼神愈發埋怨了幾分。 可是陸遜聞言卻只是輕呵呵笑了笑。 “諸葛大人,恕在下愚鈍,有一事不明想求教之。” 諸葛瑾聞言連忙湊近些快語答道。 “伯言何事不明?儘管問來!” 陸遜聽後立刻看向對方問道。 “敢問大人,這吳王是哪家的吳王?” 諸葛瑾聽完這話當時就是一懵。 吳王是哪家的吳王? 他不就是江東的吳王嘛! 不對,不對! 主公的吳王不是自封的! “吳王乃是那魏國賜的……” 陸遜聽後微微含笑點了點頭,隨即他發出第二個靈魂拷問。 “再敢問大人,這魏封之吳王,有何理由去管蜀漢內的叛事?” “難不成還要去做蜀國的吳王嗎?” 此言一出,諸葛瑾立刻呆愣住在了原地。 但聰明人說話無需說得太透,很快他就琢磨明白了話中含義。 “師出無名嗎?” “伯言就是伯言!” “怪不得魯公要薦你為都督呢!” “懂了,懂了,老夫懂了!” 說著,諸葛瑾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 陸遜聞言並未回頭,只是面帶微笑繼續前行。 當晚,諸葛瑾便將陸遜的想法說給孫權聽。 孫權得知陸遜心思後深為感動,內心對陸遜的賞識,更是直接升了個臺階。 於是兩日後東吳再開朝會時,那朝上便忽然換了主題。 大都督陸遜和丞相孫邵率領群臣上表,極力勸說吳王即皇帝位,孫權三番推辭、謙讓並表示不妥。 次月,陸遜、孫邵、諸葛瑾等人再次上表,進獻萬民書,勸說孫權登基稱帝。 這一次孫權並未推卻,只是言明天命歸他,他便願擔起造福黎民之責。 六個月後,即224年3月,孫權於武昌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吳,改號黃龍,數月後正式遷都建業。 稱帝之後,孫權大肆封賞群臣,滿朝文武皆受敕封。 吳國大皇帝令,封孫邵為丞相、威遠將軍;陸遜為上大將軍;張昭為太傅(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丁固為司徒;呂範為司空;顧雍為尚書令;甘寧為左將軍;徐盛為右將軍;步騭為左護軍…… 其他諸多文武皆有封賞不再多表。 孫權在陸遜的提點之下,提前六年登基稱帝,正式開啟了三國爭霸時代。 孫權登基之後,漢、魏二國反應截然相反。 魏國皇帝曹丕得訊後大怒,斥責曹仁、曹休用兵不力,嚴令二人加緊練兵備戰,準備再次南下徵吳。 五月,曹丕加大前線兵力投入,增兵十萬之眾,魏、吳戰事再次升級,邊境局勢極為緊張。 六月,孫權與前來祝賀其稱帝的蜀漢使者陳震,商議出兵南中、平分天下事宜,並制定盟書。 七月,程普、徐盛、步騭等人率軍五萬入交州,往益州南中地區進軍。 交州士氏反應激烈,積極備軍阻擾,吳軍西征受阻,停駐蒼梧郡一帶。 於是,荊州南局勢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季漢與東吳和好,恢復了漢吳聯盟之後。 吳國凡是與劉漢的交涉,孫權都令陸遜與諸葛亮通訊聯絡。 為了方便陸遜行事方便,孫權還命人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處。 不僅如此,此後孫權每次與劉禪、諸葛亮的書信,都會先徵求陸遜意見;回給蜀的文書,也要先拿給陸遜看,若信中有不對之處,就著令陸遜修改後直接發出。 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極為少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