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最後能陪伴自己的也不剩什麼。
沈瑤很看的開這種事,在心裡祝福趙月月和程霜都能得償所願後專注自己生活。
……
“又去送兩個孩子上學啦。”
“是啊,過兩天去大學,想多陪陪兩孩子。”
“哎呦,咱們院裡新出了個大學生,說出去都讓人羨慕。”
“羨慕什麼,等大媽家裡孩子長大,也是大學生。”
“借你吉言,不求他們當大學生,考上箇中專,只要有書讀就成。”
“……”
像上面這樣的對話,基本存在於沈瑤在家的每一天。
天越來越涼,離京市中醫院大學開學越來越近。
沈瑤在得了罐頭廠的批准之後,提前結束了上班日常。
一連在家歇了大半個月,沈瑤除了整理自己要帶去住宿的被褥和簡單衣物,還有就是提前預習大學課程。
自家姥爺的那些中藥書籍都被周姥姥打包送了過來。
沈瑤名正言順地往裡邊夾帶私貨,絲毫不擔心會被人發現。
華夏的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全知全能,大家都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
等沈瑤進入大學,就更有機會將修真界的靈植取來利用。
嘩啦啦——
手上厚重的磚塊書籍被快速翻動,沈瑤心裡默記這些草藥的藥性,同時不忘與修真界的某些靈植對比。
若是發現有效用相近的,沈瑤會暗暗記下來等日後培養。
畢竟還需要考慮到靈氣稀薄的問題,有些環境要求極高的靈植可能沈瑤終其一生都拿不出來。
但有些普通靈植,就可能被拿出融入此方世界,成為一味新的草藥。
九月,京市各大高校陸陸續續開學,沈瑤所在的京市中醫藥大學也在其中。
這個時間對上了小學卻沒有開學的團團圓圓來說,他們心裡歡欣鼓舞,早盼著送媽媽去大學這趟旅程。
“真的要去?不能叫苦,不能喊累。”
從豐收衚衕去京市中醫藥大學不近,而且他們還要帶上沈瑤的行李,坐公交車沒有腳踏車方便。
小孩子雖然好奇心重,但同樣的,他們忍耐力不足。
沈瑤看著頭頂高高掛起的太陽,心說碰見這種豔陽天,大人出去走半天都不一定能受的住,何況是兩個小孩子?
團團圓圓點頭晃腦,一副他們可以堅持的模樣讓沈瑤敗下陣來。
行吧,既然想吃苦,那咱們就走~
謝辭安和沈瑤分別騎上一輛腳踏車,後座綁著要用的行李,車前橫樑分別坐著兩個孩子。
隨著腳踏車動起來,身邊飄過陣陣拂面的微風。
風微熱,吹的人心裡激盪不已。
上大學啊,光是想一想,就很難讓人靜下心來。
沈瑤情緒還好,哪怕進了大學也表現的很淡定。
倒是身邊路過的各色學子,有低聲哭泣的,有高聲歡笑的,有與人攀談的,也有默默做事的。
人間百態,畫面萬千,在一個小小的大學校園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沈瑤是中藥學院的學生,報到結束後直接去宿舍樓安置。
普普通通的六人寢,沈瑤進來時裡邊的人還沒滿。
選了一個靠近窗邊的下鋪,謝辭安認真整理行李鋪床,沈瑤則拿起自己新買的盆帶著兩個孩子去水房接水。
一家四口仔細將沈瑤住的床位收拾妥當又去了已經開門的食堂用飯。
團團圓圓對此大失所望,這裡的飯菜還沒有家裡好吃。
不過兩個孩子知道大學不是他們耍脾氣的地方。
乖巧地將打來的飯菜吃完,沈瑤帶他們逛了逛學校。
畢竟是中醫藥大學,校園裡邊的環境非常不錯。
樹木清幽,草木豐茂。
“快,坐下歇歇腳,等一會兒就和你們爸爸回去吧。”
沈瑤是入學的新生,學校規定第一學期不允許搬去校外居住,不過後面可以視情況而定。
沈瑤打算先在學校住著,能搬出去的話肯定考慮。
而且中醫藥大學周圍這片都是學校,等到明年謝辭安上學,他們可以在周圍或租或買一個房子用來落腳。
不過這些都是明年的事,沈瑤暫時只能工作日住校,休息日騎腳踏車回家。
團團圓圓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