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便在遠處,靜靜的觀看著眼前這一幕。 此人便是,人稱“白馬將軍”的公孫瓚,字伯圭。 目前,正在右北平,擔任郡都尉。 麾下3000白馬義從,在這大草原之上,也是難逢敵手。 前日聽說,匈奴烏桓兩族領軍十五萬,來犯雁門關。 因此,率兵前來抗擊異族。 剛剛領軍來到此處。 便見到了,讓他大跌眼鏡的一幕。(如果這個時代有眼鏡的話) 這草原上,兇名卓著的烏桓大軍,竟然未戰先怯。 還沒與敵人,短兵相接,便棄械投降了。 這簡直是平生僅見,這是何等的臥槽。 隨後,便見眾漢軍將士,押下所有烏桓眾首領,與眾多烏桓士卒,開始打掃戰場。 這戰鬥結束的也太快了。 此時,一名漢軍將領,彷彿發現了自己。 便領軍縱馬,朝自己這邊,賓士而來。 人未到,聲先至。 “汝等乃是何人?來此何干?” 漢軍將領開口問道。 “這位將軍莫要誤會,我乃右北平郡都尉,公孫瓚是也。 特率軍前來,相助冠軍侯抵抗異族,不知這位將軍,可是冠軍侯當面?” 公孫瓚見對方開口相問,也不遲疑,便高聲回答道。 “非也!我乃冠軍侯,麾下大將,華傑。 如今,冠軍侯就在前方,公孫將軍可隨我前去拜見。” 華傑來到公孫瓚面前,見此人是友非敵,便放下心來,對其客氣說道。 “那就勞煩華將軍,前方帶路了。” 公孫贊此時,也表現的非常謙遜,開口說道。 “好!公孫將軍,且隨我來。” 華傑答應一聲。 調轉馬頭,領公孫瓚,朝馬驥所在之處而來。 馬驥這時候,見戰鬥已經結束。 打算收拾一番,返回雁門關了。 卻見華傑,引一位身著白衣,白甲,白袍,胯白馬,持長槊的青年將軍。 向自己而來。 馬驥見此人衣著打扮,便猜測出此人身份了。 隨後,施展洞察術,看向此人屬性。 姓名:公孫瓚,字伯圭。 年齡:29歲 武力:93 智力:76 統帥:90 政治:78 功法:普通煉體之法 武技:普通槊法 武器:鑌鐵長槊 鎧甲:制式將官鎧甲。 坐騎:上好戰馬 其他:無 對宿主好感度:60 “屬下公孫瓚,拜見冠軍侯,屬下救援來遲,還望冠軍侯恕罪。” 公孫瓚上前,對馬驥抱拳行了一禮,歉聲道。 至於公孫瓚,為什麼要向馬驥,自稱屬下? 則是,馬驥還有一個徵北將軍,的將軍官銜。 都督涼,並,幽三州軍事。 所以,公孫瓚名義上,也算是馬驥的屬下。 “公孫將軍不必多禮,將軍救援並未來遲。 只是,此次戰鬥,結束的快了一點。 這也是本侯,未曾料到的。 公孫將軍,快快請坐,與本侯講述一下,這烏桓丘力居等人,在遼西的所作所為。” “諾,多謝冠軍侯。” 隨後,幾人就座,公孫瓚便開始講述起了,遼西烏桓部落的所作所為。 “烏桓部落之民,大多也是以遊牧為主。 也有一部分烏桓之民,與我大漢百姓,混合雜居。 因此,烏桓百姓親我大漢者,也不在少數。 每年秋後之時,烏桓一族,時而寇我大漢邊境,劫掠百姓。 因此,也使得我等,邊關文武官員,煩不勝煩。 屬下等也曾,多次上報,希望能夠上達天聽,使天子重視其異族邊患。 最好多派兵馬,一戰而解決邊關異族之患,一勞永逸。 然而,每次屬下上表,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任何回應。 屬下在右北平,多次聽聞,冠軍侯親率大軍,驅鮮卑一族於草原深處。 降諸羌聯軍,於河西走廊一帶。 常懷敬佩,心嚮往之,恨不得追隨,冠軍侯左右,戰場殺敵,建功立業。 如今,屬下見烏桓一族與匈奴一族,組成聯軍來犯雁門關。 因此,屬下才不顧上官反對,親率麾下,本部3000白馬義從。 星夜趕往雁門關,來助冠軍侯,抵抗異族侵略。 誰知那右北平太守,非但不支援屬下,提兵來增援冠軍侯,還橫加阻擋,處處為難於我。 因此,屬下只得,將其暫時軟禁,由屬下之從弟,公孫越,公孫範,看守此人,鎮守城池。 屬下便領幾位義弟,率軍前來增援冠軍侯。” “伯圭可知,右北平太守與朝中諸公可有牽連。” 馬驥聽完,公孫瓚一席話,開口問道。 “啟稟冠軍侯,右北平太守名,劉政,乃是沒落宗室。 因與朝中袁家交好,故被司徒袁隗,舉薦為右北平太守。 算是袁氏門生故隸,此人無甚才德,也未犯過大錯。 只有這次,阻止屬下率兵,增援冠軍侯之事,表現得異常激烈。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