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們出戰的時候,本刺史可是再三叮囑過,只准勝利不準失敗。沒想到現在竟然輸給了馬驥手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簡直就是一群沒用的廢物啊!來人啊,把張合給我拖出去砍了,首級掛在城門口示眾!”
袁紹聽到張合戰敗的訊息後,氣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他是個無能之徒,並打算立刻處死他。
這時,許攸站出來勸諫道:“張合雖然這次打了敗仗,但他的勇猛還是值得讚賞的。而且殺掉他也沒有什麼好處,倒不如留下他的性命,以後說不定還能立下功勞呢。”
袁紹聽了更生氣了,吼道:“這個混賬東西無能至極,害得我大軍士氣受損,怎麼能夠輕易放過他!”
許攸繼續勸說道:“主公請先消消氣,勝負本來就是戰場上常有的事情。想當年漢高祖劉邦多次敗給項羽,但最終還是奪取了天下。如今張合之所以會失敗,也許是因為他狀態不好,並不是能力不夠。如果主公您饒了他一命,他一定會感激涕零,誓死報效您的恩德。”
袁紹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好吧好吧好吧,就暫且留著這條狗命吧,如果下次再犯錯誤,絕對不會輕饒他!”
張合連忙磕頭謝恩,說道:“末將感謝主公不殺之恩,張合必定拼盡全力來報答您!”
許攸也跟著附和道:“主公如此寬厚大度,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啊!”
至此,張合,高覽二人對許攸感恩戴德。
待二人離開後,袁紹問道:“子遠先生,我軍如今鬥將失敗,士氣大跌。當如何應對?”
“呵呵呵,主公勿憂。我臨淄城城高牆厚,城內糧草豐裕,守城物資充足。更有十萬精銳士卒誓死守城。護國太師大軍縱使有通天之能,短時間內也無法攻破。我等只需派出使者向周圍諸侯請援,待援軍到時敵軍自退。”許攸輕捋短鬚笑著說道。
“既如此,我等先深溝高壘,不與對戰。只待援兵。不知當派何人前去求援?”袁紹無奈,只得應允。隨即問道。
“張合將軍,如今被主公饒恕性命,定對主公心存感激,立功之心更甚。若派其殺出重圍,前去求援。定會誓死以報主公恩德。以屬下之見,主公當派此人前往。”許攸智珠在握道。
“主公萬萬不可。如今張合雖被主公赦免其罪,其心中多少有些怨氣。若將此人派出,恐一去不復返也!還望主公明諫。”郭圖頓時出言阻止道。
“哈哈哈,公則太過謹小慎微了。主公若有疑慮,可令文丑將軍跟隨其前往。如此當萬無一失也!”許攸笑著說道。
袁紹聞言,直言大善。
當晚,張合服用療傷丹後傷勢恢復。便與文丑二人帶十餘親隨出城而去。
隨後幾日,袁紹待的援軍沒有到來,卻等來了馬驥十萬大軍。
馬驥令麾下眾將士將臨淄城三面圍困,只餘南門。
眾兵圍困之下,袁紹軍惶惶不可終日。城內人心開始思變。
某日,風捲殘雲,天地昏暗,臨淄城被團團圍住,水洩不通,如鐵桶一般堅固嚴密。
而這圍城之人正是馬驥所率軍隊,他們氣勢洶洶,兵強馬壯,顯然志在必得。
城內人心惶惶,一片混亂,世族們更是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馬驥大軍壓境,如之奈何啊?”刺史府內議事大廳,袁紹問道。
“啟稟主公,此乃護國太師圍三缺一之策,南門之外定有重兵埋伏。為今之計唯有派一熊虎之將充當先鋒,為我軍撤退掃清障礙。隨即斷後。方可無虞。”許攸說道。
“何人可擔此任呀?”袁紹聞言,問道。
眾文武聞言,皆無言以對,畢竟此乃九死一生的任務。沒有人願意上趕著送死。
顏良與高覽見狀,齊齊起身對袁紹拱手一禮道:“主公勿憂,我二人願率精銳大軍誓死衝殺,為主公殺出一條血路。護衛主公出城。”
袁紹聞言,無奈的表情透露著驚喜。
隨後命顏良為主將率精銳士卒五萬,高覽為副將,許攸為軍師。連夜開啟南門,突圍而出。
午夜一到,待袁紹等人率軍剛剛出城後,城門瞬間關閉。
城外十里處,一陣陣喊殺聲此起彼伏。
袁紹等人立刻突圍而出,投徐州而去。
只留顏良、高覽、許攸三人率五萬大軍負責善後,阻擋追兵。
馬驥見袁紹突圍了,立刻派兵將臨淄城團團包圍。
在此危急關頭,臨淄城內張、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