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章 張魯在行動

張魯歸漢中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困難重重。

他一路上遭遇了無數的艱險和阻礙,才最終成功回到了漢中。

首先,途中道路崎嶇不平,荊棘叢生,每行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張魯和他的隊伍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穿越茂密的叢林和險峻的山谷,以免被刺傷或摔倒受傷。

其次,他們還遭遇了狂風暴雨的襲擊。暴雨傾盆而下,將他們的衣服和鞋子全部溼透,讓他們感到寒冷刺骨,飢餓難忍。

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他們前行的速度變得極為緩慢。

不僅如此,他們還屢次遭遇盜匪的襲擊。這些盜匪兇狠殘暴,搶走了他們所有的財物,使得張魯和他的隊伍陷入了絕境。

在與盜匪的搏鬥中,他們也多次身歷險境,險些喪命。

更糟糕的是,由於迷失了方向,張魯和他的隊伍在荒野中徘徊了多日,身心俱疲。

他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心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

在渡河時,他們乘坐的船隻翻沉,許多人差點溺水而亡。

幸運的是,張魯和一些人最終掙扎著爬上了岸,但他們已經筋疲力盡,身體狀況極差。

此外,長期的艱苦跋涉和頻繁的戰鬥使得張魯和他的部眾們傷痕累累,疾病纏身。

他們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卻依然堅持向前。

最後,張魯的部眾們也因為各種原因紛紛離散,只剩下他與幾個心腹之人孤獨地前行。

儘管如此,張魯並沒有放棄,他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終於回到了漢中。

然而,張魯的苦難遠不止於此。

這一天,漢中太守張魯召集了麾下的文臣武將,共同商議進攻益州的計策。

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充分的謀劃和策略。

眾人圍坐在一起,面色凝重,思考著如何突破敵人的防線,奪取益州這個重要的戰略目標。

張魯看著眼前的地圖,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和堅定。

他緩緩說道:“如今益州劉焉年老體弱,昏庸無能,政事荒廢,導致民不聊生。我們應當興兵討伐,趕走他們,拯救益州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但益州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不能草率行事,各位有什麼好的計策嗎?”

楊松向前一步,拱手道:“主公,益州目前的局勢,應以智謀取勝為上策。可以先派遣精明能幹的細作潛入益州,探查清楚他們的實際情況,然後再做打算。”

張衛則一臉自信地說:“末將認為,應該直接發兵,以迅猛如雷的氣勢擊潰敵人。益州軍隊膽小如鼠,肯定會望風而降。”

張魯沉思了一會兒,點頭道:“你們的計策都很好,武將的勇猛也值得稱讚。我決定派遣細作進入益州,同時整頓軍隊,做好戰鬥準備,等待時機成熟,再出兵攻打益州。”

眾將領齊聲說道:“主公英明!”

隨後,張魯下達命令,讓麾下的眾將領們積極籌備戰爭事宜,隨時準備出征。

整個漢中地區頓時瀰漫著緊張的氣氛,所有人都充滿期待地盼望著益州之戰的到來。

~~~~

劉焉聽聞張魯將要率領大批軍隊前來侵犯,急忙召集手下眾多文臣武將共同商議對策。

劉焉說道:“張魯這個傢伙野心勃勃,想要進犯我的領地,這可如何是好啊?”

主簿黃權提議道:“可以派遣一支軍隊佔據險要地勢進行防守,這樣就能夠以逸待勞了。”

將軍李嚴主動請戰:“末將願意率領軍隊前去迎戰。”

劉焉搖頭道:“李將軍固然勇猛,但張魯兵馬眾多,將領也很出色,切不可輕視他們啊。”

謀士法正建議道:“可以派遣使者前去求和,並許諾給他們一些好處。”

劉焉卻不贊同這種做法:“這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啊。”

祭酒譙周說道:“應當聯合益州各個城池,共同抵禦強敵。”

劉焉表示贊同:“說得好!然而各個城池都有自己的想法,恐怕不太容易說服他們啊。”

都尉孟達提出:“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揚州,請求劉繇出兵援助我們。”

劉焉卻不這麼想,他認為:“劉繇性格軟弱無能,不一定會有出兵援助我們的意願。”

從事中郎董和見狀,開口說道:“不妨試著派遣使者前去勸說張魯撤軍。”

然而,劉焉卻搖了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