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步兵師雖然組建時間在國防軍同批次步兵師裡較晚,看番號就能看出來——78,資歷肯定不能和15步兵師那些共和國時期的前輩相比。但在加侖坎普將軍接管78步兵師的時候,就開始對其在現有基礎上儘可能進行升級改造。仿效義大利“特種步兵”的特徵進行改編和訓練,還參照西班牙共和衛隊的戰法集中精英組建護衛擲彈兵這樣的突擊步槍班,有護衛擲彈兵參與的189突擊炮旅作為該師的精銳部隊,即使沒有spw化也可以和獨立的戰車營進行快速配合,在第聶伯河,莫吉廖夫到羅斯拉夫爾,第10裝甲師以及“大德意志”團就多次和其配合行動。按照建立者艾米莉亞上校的說法78步兵師計程車兵可以用更少的人操作更多更雜的武器,尤其注重對機槍手的訓練,在支援火力上除營一級的重灌連外81毫米,50毫米迫擊炮甚至被下放至排一級,每一個排都可以獨立完成作戰任務。班一級的人數更是膨脹到了德軍班人數編制的頂點12人,擁有2把機槍,在紙面上和德軍公認火力最強的步兵——裝甲師的摩托化步兵相當。而護衛擲彈兵在恰當的距離火力甚至要強於前者。攜帶了大量的3kg炸藥,集束手雷和衝鋒槍讓其成為了德軍中少有的擅長近戰的部隊。尤其是在明斯克後幾乎全面換裝mg34,接收了一大批裝備後。除了地形加成和完善的防禦工事,強大的機槍火力,快捷的火炮支援,較高計程車兵素質也是艾米莉亞敢說“俄國人來多少,mg34就殺多少”的底氣。只要在一個機槍周圍只要還有人在,只要機槍沒有破爛,那挺機槍就不會啞火。 蘇軍士兵盡全力貼近這200米的大關,正想著用更好的衝鋒槍壓制敵人,但卻發現越靠近德軍火力卻一反常態的強大。原本與15步兵師交鋒時她們的“噗砰”炮在敵軍發現到火炮反制前的一段時間內還能打幾輪壓制摧毀敵人的機槍陣地。但由於視野限制,“噗砰”炮只能冒險抵進並在密林中開火。有時候第一發炮彈都沒打出就被敵軍發現。都不需要聯絡後方炮團,81毫米和50毫米迫擊炮炮彈就呼嘯而來。尤其是50毫米迫擊炮,該炮支架支撐盤一體,也就比東洋人的擲彈筒稍大,中口徑迫擊炮還需要一個半地穴的發射陣地2到3名士兵操作,也有被樹木提前引爆的機率,轉移需要整炮拆卸重新架設。而後者區區一個小型散兵坑1名士兵配合附近士官的指引就能獨立完成瞄準射擊矯正的操作,而且在這個距離下炮彈非常的迅速精準,一名熟練的炮手1.5秒就可以打出一發炮彈。這些支援兵在一個又一個散兵坑裡快速轉移,每一個方向只要有德軍士兵,就有可能是炮彈射出的地方,蘇軍很難進行針對的反制。而m1927步兵炮厚重的防盾雖然給了炮手非常好的對子彈的防護,但導致炮架異常沉重,難以快速轉移。每一名蘇軍炮兵無不是發揮著大無畏的精神和德軍展開艱難的炮戰,唯一的好處是50毫米炮彈不至於直接擊毀整個步兵炮,很多炮兵被彈片擊傷,雖然如此卻依然堅持射擊,子彈和碎片打中炮盾擦出了火花,她們很清楚每一發炮彈射出,壓制住敵方機槍掩體,自己的戰友就能少很多傷亡。天邊已經矇矇亮,在距離德軍陣地前200米到100米堆滿了蘇軍的屍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mg34,mg26/30機槍和迫擊炮造成的。 清晨的晨霧和炮彈爆炸的硝煙遮蔽了陣地,能見度變得更低了,這對德軍來說卻不是個好訊息,蘇軍藉著晨霧和煙霧彈的掩護貼近100米內,匍匐前進,交替開火掩護。士兵們傳遞著手榴彈,看著蘇軍貼近就將其丟擲。陣地右側靠近高地的機槍巢還沒有收到太大的關注,麗塔小隊輕易的就在那裡架起機槍。幾枚手榴彈已經被拉開引線擺在一旁,正在匍匐前進的蘇軍士兵側面暴露在右側機槍之下,尤其是那些蘇聯女兵,她們那類似沙俄白軍棕色繡著紅星的哥薩克高帽實在是太招搖了,手握著莫辛納甘步槍和dp27輕機槍,以倒下的樹幹和大炮打出的彈坑為掩體向德軍射擊,克里斯蒂安毫不客氣地請她們吃槍子。 “艾麗卡,再去拿一箱子彈過來。”克里斯蒂安翻了翻彈藥箱,250發的彈鏈又快打完了,換下的槍管並不會丟棄,而是放在一邊冷卻。艾麗卡順著交通壕往回走,為了防範敵軍炮擊尤其是空襲飛機近距離掃射造成成片的傷亡,主戰壕都被挖設成了彎曲的“w”型,連裡的彈藥箱都放在這些“w”靠內的角落上。士兵們得看清楚別拿錯了,這些彈藥箱裡不光會放彈鏈,也會放步槍的彈橋夾,麗塔用的是蘇軍的svt40,和德軍的子彈並不通用,德軍也沒有專門為使用敵方武器計程車兵發放繳獲武器彈藥的特例,打完了就只能去死亡的蘇聯士兵身上收集。艾麗卡以前抱怨這些設計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