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所有的情報,朱由檢沉思了起來,看起來他的預定時間不能夠按照既定的時間來計算了,要做好一切準備。 還好,現在四川境內三酸兩鹼的工業化製備過程的初步已經完成了,不過大部分的製備還是依託於大量的礦物,而不是像是後世一樣的製備方式。 不過目前所有的礦物暫時已經夠用了,所以大量生產的火藥足夠大明使用,等大明的軍隊從四川走出去之後,整個全國範圍之內製作火藥的礦物可太多了。 而且鐵礦等工業化也可以開始推進了。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朱由檢要考慮,那就是南京的問題,如果李自成這邊進度夠快的話,那南京這裡就要提前動手了。 因為朱由檢不想給這些大明的官員們其他的機會,不過大明的藩王有很多,朱由檢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藩王都控制住,至於他們自己怎麼想,朱由檢也懶得管。 但是南京可是有一個六部的,也就是說,等李自成拿下北京之後,到時候估計其他人瞬間都會去南京,然後迅速組建一個朝廷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等大明被清廷入侵之後,南明可以堅持那麼多年的原因,就是因為南京這邊還有一套班子。 雖然這一套班子的人數不多,但是在京城陷落之後,足夠南京這裡迅速組織起來重新管理整個大明。 但朱由檢不想讓南明組建起來,畢竟南明組建了,我這個建明軍算什麼?再滅一次?雖然說他現在也不建議再滅一次,但有朝廷和沒有朝廷的殲滅難度不是一個級別的。 朱由檢不想造成更多的傷亡。 沉思了一下,朱由檢拿起了筆開始寫密函。 等他寫完之後,直接叫來了錦衣衛的秘密哨探,“叫這兩封密信秘密送給王承恩和駱養性,必要的時候可以犧牲哨探,或者是暴露也可以,但是必須要準確無誤的第一時間將這兩份信送到。” “是!”錦衣衛哨探行了個軍禮就迅速離開。 進入崇禎十六年,本來還有一年的時間,但是讓朱由檢沒想到的是,整個大明的局勢風雲變幻,不過對於外界來說,各方的勢力反應不一樣。 但對於建明軍地盤裡面的百姓來說,卻沒有什麼反應,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去過的一個年是這些年來他們過的最好的一個年,幾乎所有的百姓都罕見的在大年這一天吃上了白麵和大米飯。 不少人甚至包了一頓帶肉的餃子,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而大家更是可以放開肚皮吃飯,不用再害怕捱餓,不用再害怕沒有糧食。 而現在已經進入了春耕地區,太平縣和涼山地區開始再次種植土豆,太平縣已經成為了專業的土豆種植基地。 這些的百姓經過了過去一年的普及,對於種植土豆已經非常的熟悉了,不管是溫差脫毒還是種植的所有工序他們都很熟練了,但他們依然要去詢問那些農業官員。 現在他們從內心佩服這些人。 除了土豆之外,他們也就自己單獨留出一塊土地種植一些蔬菜等作物給自己夏天吃,而糧食可以用土豆去換,或者賣土豆,賣土豆粉去更換。 他們相信建明軍可以從其他地方給他們運來大量的糧食。 而涼山也是同樣如此,因為涼山地區本就是羅羅人和苗人的地盤,而現在更是大量的苗人和羅羅人聚集在這裡,開墾土地種植土豆。 現在整個建明軍地盤裡面也就是貴州還有少部分隱藏在深山老林裡面的山民沒有出來,但是人數加起來恐怕也就是幾千人。除此之外,所有的山民都下了山,開始跟外界接觸。 跟建明軍接觸。 更讓朱由檢沒想到的是,今年開始,居然從雲南和四川西部的山裡面,有一些藏民開始走出高原,也想加入建明軍。 對於這些人,建明軍自然是求之不得。 雖然說整個青藏高原的藏區對建明軍來說優先順序不是很高,畢竟上面雖然也有礦產,但太過於惡劣了,連後世都拿這個地方沒有太好的辦法,非常的危險,更何況這個時期。 所以青藏高原這裡必然會將他們這些農奴從土司手裡面解放出來,但不是現在。 至少它的優先順序不是那麼高,不過既然有農奴主動跑出來,那建明軍就不客氣了,不主動進攻,但是並不代表不可以宣傳。 不過在藏區想要宣傳可是比較難的,因為這裡的農奴就是奴隸,如果不是深入進去的話,一旦宣傳暴露,那些土司會直接殺人,而且非常殘忍的殺人。 這也會讓很多農奴懾於土司的威懾力而不敢接觸建明軍,當然,有弊就有利。有利的地方就是藏區的牧民相互之間居住的很遠,而土司又單獨居住在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土司下面的很多牧民都是與世隔絕,只要跟他們宣傳好了,他們自己不說出去,這個訊息也很難走漏出去,不過前提就是得會分辨人,而且宣傳的手段不能夠太過於光明正大。 而是採用潛移默化的形式,或者是類似於聊天的形式。 建明軍的影響力在迅速形成,所以在送完密信之後,朱由檢還是叫了董伯中,命令陳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