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章 後事

陛下的命令就是讓王承恩可以開啟書籍轉運工作了。 這些書籍的轉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它們不僅僅只是轉運問題,而且還需要製作一個一模一樣的外殼,將裡面真正的書籍替換出來,然後搬運離開。 還好,為了這一天,目前負責文淵閣日常維護的官員早就更換成為了自己人,而且還是絕對信得過的那種。 不過文淵閣大部分時間都很安靜,來的官員也很少。因為對現在的大明來說,印刷術和造紙術的發達,讓大明已經基本不缺少書籍。 而儲存在文淵閣裡面的很多書籍雖然外界可能沒有或者是數量不多,但是這些書籍也不是常用的,都很冷僻,很多年都沒有人去翻看一次。 像是用到這些書籍比較多的國子監等部門又專門印刷了一套備用,所以文淵閣的書籍隨時都可以運輸離開。 還好,大明的文淵閣的藏書其實在南京還有一部分,如果全部都在京城的話,那估計更費力。 不過即便是目前的情況,估計至少得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夠將所有的書籍全部都轉運完成。 因為書籍數量太多,其次就是為了保護書籍,運送的保護度也肯定是要跟上。最後就是單次運輸的數量肯定不能太多,馬車的車隊數量要減少,最好還要偽裝成為宮裡面出入運送的其他車輛。 從而將這裡的所有書籍秘密轉運離開。 除了文淵閣的事情之外,王承恩得到的第二個命令就是,“如果北京城破,第一時間帶著“陛下”離開,保證他不能出任何事情,不能讓他既承擔了風險,最後還要付出生命危險。” “第三件事就是在城破之前,遣散完畢宮裡的所有宮女和太監,除了東廠等秘密部門的之外,其他普通的宮女和太監,直接將宮裡面的所有財富都分發完畢,然後遣散。” “第四就是宮裡的妃子,也將他們帶到安全地方之後,讓她們自由選擇是否離開。” “第五件事就是他自己了,在保證東廠探子的安全下,加緊對於一些重要部門的探測,尤其是加大對於各個官員的家裡等位置的潛伏。” 基本的主要事情就是這五個,看完之後,王承恩就是沉默不已,因為這意味著陛下對於現在的局面已經非常不看好了,看起來整個大明外面的情形已經非常糜爛了。 但朝堂之上…… 王承恩想笑,朝堂之上還是在不斷的爭吵某些事情。雖然大臣當中有許多也是比較忠誠的人,但他們的忠誠是建立在陛下維持當前局面的情況下。 因為這部分人對於剿滅四川朱建明同樣不反對,而且也同樣很迫切。 所以,他們的忠誠是陛下維護他們自己家族的利益和他們地位的情況下的忠誠。甚至王承恩不懷疑這裡面一些人,如果大明滅亡,他們甚至會跟著自殺之類的。 但千萬不要高估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忠誠,忠誠是忠誠,但為了名聲也是為了名聲。 王承恩看的太明白了,這些文人為了名聲不要命的太多了,別說是他一個人的命,就算是他全家的命他都不在乎。 不過北京城需要安排的事情還很多,陛下該交代的事情必然是要交代的,至於其他的,陛下沒交代的,王承恩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順其自然。 否則的話,摻和的太多,就容易被人看出來。 在王承恩收到秘密指令的時候,駱養性也收到了秘密的指令。 相較於王承恩這裡的事情,駱養性這裡的秘密指令就少了很多,或者準確的說是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向大明的各個省,布政使司和總督以及總兵的身邊安插人手。 這件事之前其實就一直都在做了,只不過是還沒有上升到今天的地步。 而陛下這句話雖然沒有其他的意思,但駱養性卻讀出了潛在的意思,那就是如果必要的話,就要能夠將他們幹掉的機會。 當然,這個措施陛下未必會實施,除了這個之外就是要蒐集這些人的罪證以及反應。 這個任務是為什麼做準備的,駱養性也很清楚。 最後一個任務是跟南京相關的,讓他想辦法控制南京城的各個城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建明軍直接進城。 這個難度其實也不是那麼高,因為南京城的城防部隊裡面早就替換成為了駱養性的嫡系部隊。 所以這個命令只不過是讓駱養性再三確認這裡不會出問題而已。 最後一個命令就簡單了,讓駱養性小心錦衣衛內部被腐蝕的問題,尤其是對一些秘密接觸錦衣衛內部情報人員的世家要第一時間記錄並且關注。 避免一些情報人員的背叛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駱養性沉思了一下,最難的事情其實是第三個。錦衣衛在經過數年的培訓,整理,培養重新規劃之後,其實內部的結構已經非常完善了。 他不知道陛下從什麼地方弄來的情報體系,但裡面的關係相當複雜,各種暗號,單線聯絡,甚至同一個城市的情報人員分成好幾組,他們都相互並不知情。 有時候,情報的驗證是從幾組人員相互傳遞過來的情報進行相互印證的。 所以說,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