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最先起兵就是從寧夏起兵,然後進入陝西,整個陝西也是李自成最重要的地盤之一,也算是李自成的大後方,而現在陝西,寧夏,山西都已經被李自成統治。 就看明年李自成的道路該怎麼走了。 朱由檢本來不想這麼快就跟李自成發生衝突的,但是矛盾來的這麼快,他也沒有辦法。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雖然都是李自成的地盤,但李自成對自己地盤的控制能力,根本沒有辦法跟朱由檢比,甚至不誇張的說,這些地盤裡面駐守地方的這些人。 只不過是投降,也僅此而已,但是他們投降了之後,本身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地方的世家貴族,就比如說現在太原也是李自成的地盤,但是太原王氏好好的帶著呢,李自成能對他們怎麼樣? 什麼都做不了。 當然,太原王氏肯定也是出了一筆算是買命錢,這筆錢不管如何,李自成肯定是拿了,而像是太原王氏這樣的世家,李自成根本沒有敢動過。 寶雞這裡雖然沒有太大的世家,但實際上整個陝西境內的世家可不少,而李自成掌控的也不過就西安等重要城市。 其他的地方,都是預設交給了這些世家自治,這些兵力也是這些世家自己的。反正就是一句話,你名義上投降了我,那就是投降。 但實際上,這些人,如果大明軍隊打過來的話,估計會立馬倒戈,他們對李自成可沒什麼歸屬感。 看看歷史上李自成拿下北京,清軍入關之後,大順的政權被消滅的有多快就知道了。 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的農民軍遇上險惡的外部環境,崩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但現在的問題就是,建明軍該不該出動? “先生?”眾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來。 “駐守漢中的是誰?”朱由檢抬起頭問道。 “秦祚明將軍。”董伯中立刻給予了回應。 “命令秦祚明立刻率領精銳一萬,走蜀道拿下寶雞縣,任何膽敢攻擊的,堅決還擊,給他們帶兩門迫擊炮,一萬手榴彈。”朱由檢開口道。 “是!” 寶雞縣這邊已經起義成功了,他們過去接受就行了,這些人之所以起義的原因不就是因為這些人不讓他們走嗎? 不讓走那就打下來。 “先生,我們是不是要做好出擊整個陝西的準備?”另外一個人猶豫了一下問道。 朱由檢微微搖了搖頭,“暫時不動,看看李自成的反應再說,我們要在今年年底徵兵十萬,在沒有足夠計程車兵之前我們暫時不動手。” “是。” 這邊剛剛決定完,遠處又是一騎快速向這個方向狂奔而來。 大家都有些疑惑,今天這是怎麼了,本來平靜了一整年,這年底了突然冒出來了這麼多事情。 “啟稟先生,京城密函。”前來的騎兵跳下馬,快速呈上了一封密函。 朱由檢愣了一下,然後伸手接了過來,當他開啟之後,朱由檢就愣住了,這封信,居然是一封遲到了三個月的書信。 書信是王承恩送來的,這是發出來的第二封,第一封信沒有送過來。 路上在穿過張獻忠和李自成領地的時候,被這些人追蹤,第一批送信的錦衣衛身受重傷,雖然逃脫了,但信件為了避免逃跑的時候遺失或者落到敵人的手上,直接毀掉了。 等王承恩得到彙報重新再寫一封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 所以朱由檢這才拿到了現在的這封密函,而在這裡面交代的就是關於吳三桂的事情。 當看完整個事情的始末,朱由檢都有些懵了,說實話,他也搞不清楚吳三桂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這跟歷史上的吳三桂形象可是太不符合了。 朱由檢沉思了一下,仔細想想,吳三桂這個人吧,雖然歷史上投降了清廷,但歷史是蒼白的,只有平鋪直敘的記載,至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無人得知。 更何況,不同時期的人都有著不同時期的想法。 即便是歷史上的吳三桂在大明沒有滅亡,朱由檢沒有自殺之前都沒有投降清廷,雖然說他肯定是給自己留了後路。 但至少在明朝沒有滅亡的時候,他是沒有投降的,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換做是朱由檢自己的話,他估計要是穿越成吳三桂,而且還是崇禎末年穿越的話,估計大機率也是投降,然後再謀求造反。 這個東西,如果不給你足夠的時間發展,你也是沒有辦法發育起來的。 不過吳三桂這個乾脆利落的選擇,以及根據王承恩書信裡面所寫的情況來看,顯然他肯定是猜到了一些。 至少是覺得朱建明和朱由檢是一起的,朱建明是聽朱由檢的。不然得話他不至於做出這個選擇。 在王承恩的書信裡面,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面,吳三桂確實是將自己的所有家產都投入到了他麾下的數萬士兵身上。 而且還是用的朱由檢的名義,目前山海關一線的大明士兵已經接近十萬!所有的軍餉一分不差,而且吳三桂自掏腰包,補齊了鎧甲,武器,箭矢等軍需品的消耗。 除此之外,吳三桂還加大了動作,直接強行從邊境的世家商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