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導致大明現在混亂的原因是因為天災,整個世界進入小冰河時期,天氣嚴寒,更加容易出現旱災,自然災害頻發,但天災只是誘因,沒有天災,光是這些人禍也遲早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而階級的固化,才是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沒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也是因為這一點。” “現有的大明統治階級是任何改革的最大阻力,因為他們是現有的受益者,他們會拒絕一切改革,尤其是撼動他們地位的改革,但貴族階級,統治階級卻擁有了大明百分之九十的資源,這就是根本問題。”朱由檢面色平靜的敘述道。 秦良玉聽得整個人都震撼住了,她蒼老的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秦良玉就這麼愣愣的看著陛下,她萬萬沒想到,如此深刻精準的剖析會出自陛下之口,而這種分析之精準,看待問題之透徹,尤其是對千古以來問題的徹底分解,可以堪稱千古之奇才。 如果放到幾百年前,那估計同樣可以被稱之為聖人。 重點是陛下本身就是他嘴裡面所說的統治階級,這才更加難能可貴,上位者能看到這種問題的本質,那可真是不容易。 這需要多麼巨大的魄力?因為既然看出來了問題,而且聯絡陛下之前的話,顯然陛下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 這……秦良玉從來沒想過將大明治理成今天這個爛樣子的陛下,居然是心裡有如此雄才大略的陛下。 “所以,陛下您剛剛說讓我造反的意思是?”秦良玉深吸了一口氣,強忍著內心的震撼問道。 “讓、人、民、當、家、做、主。”朱由檢的嘴裡面一字一頓的吐出了七個字。 秦良玉愣了。 她從未想過會是這樣一個答案,會從皇帝的嘴裡面聽到這樣一個答案。 秦良玉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給自己的心情。 朱由檢默默的讓秦良玉自己思考,實際上,這是朱由檢仔細思考之後的答案,因為大明末期和大清的末期……其實沒什麼區別,別看隔了近三百年。 這兩個王朝的末期幾乎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你讓朱由檢穿越到大宋,大唐,大漢反而不具備執行這些制度的條件。 也不能說不具備,而是需要改變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但在這大明朝的末期,其實很多東西都已經足夠條件了,實際上,在宋朝就有了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可能。 如果不是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太過於逆天,大宋可以說連年征戰,其實如果大宋一直是和平時期的話,還真有可能。 秦良玉的內心就彷彿有滔天巨浪,她怎麼都沒想到會在陛下這裡聽到如此驚人的答案,雖然她還不知道陛下到底要做什麼,但從這七個字,秦良玉就大概能猜到。 陛下都有可能放棄他皇帝的位置。 在想一想這幾年的時間裡面,陛下不斷給三司之地運送進來的各種物資,顯然陛下這是在做最後的打算。 “陛下,您是想從四川貴州雲南等三司之地徹底進行您所說的改革嗎?所以您讓我造反?”秦良玉抬起頭看著朱由檢問道。 “不錯!既然這天下有李自成,有張獻忠,關外還有清朝皇太極等諸多人不想讓朕當這個皇帝,都想要這個大明天下。” “甚至大明朝無數的世家大族他們都想讓朕來背鍋,而他們換個主子照樣過,既然如此,既然都不想讓朕當皇帝,那朕就不當了,朕要掀桌子了。”朱由檢冷笑著開口道。 秦良玉:“……” 看著面色冷酷的朱由檢,秦良玉發現,以前她認為當今陛下是一個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性子,今天看來,完全不對。 這招釜底抽薪實在是太狠了。 活了將近七十年的秦良玉當然明白,當天下大家都這麼玩的時候,那問題不大,無非就是換個主人的問題。 但是當你提出另外一個玩法,打破千年陳規,將這個規矩徹底推出去之後,那這股火可就不那麼容易剿滅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些東西,不傳出去還好,一旦傳出去,人心可最是自私的,人永遠都趨於向自己有利的方向進行選擇。 當這種思想被傳播出去,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思想對他們有利,那麼就接二連三不斷的有一些有心人跳出來去追求這一點。 思想是斷絕不了,也殺不完的。 “所以,秦良玉將軍,千百年後,也許這是這華夏大地上最為偉大的壯舉,老將軍你可以願意隨朕一試?”朱由檢站起身看著秦良玉沉聲問道。 看著身形高大,一臉嚴肅的朱由檢,秦良玉第一次在朱由檢的身上感受到了什麼叫皇者之氣,原來,陛下身上也是有當皇帝的氣概的啊。 “臣願追隨陛下。”秦良玉同樣面色莊重的站了起來,然後直接雙膝跪地鄭重的給朱由檢行了個禮。 “老將軍請起。”朱由檢將她扶了起來,然後面色認真的開口道:“既然要改革,那就從最基礎,從現在改起,以後這跪禮,廢了!” “是陛下!”秦良玉也斬釘截鐵的答應了一聲,陛下一個三十出頭的人都不怕,她秦良玉一個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