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一時無言,他還能說什麼?這已經事實勝於雄辯了。 “那你覺得,朕要是放李自成進京,李自成能夠從這些朝臣身上榨取多少銀兩呢?”朱由檢冷笑了一聲反問道。 駱養性:“……” 這他該怎麼回答?就衝李自成對宗室的手段,就知道李自成有多狠,等李自成進了京之後的結果還用說嗎?能搜刮出多少?幾百萬都是少的,至少千萬以上。這是駱養性輕鬆給出的預估。 但這事李自成能做,陛下能做嗎?不能。 所以……駱養性現在都不知道陛下到底要去見李自成做什麼?難不成真的放李自成進京嗎? “你去安排好相關事情就好了,讓影子不要露餡就成,告訴他,他關係到整個大明的未來,朕不誇大。”朱由檢語氣嚴肅。 他的替身不算是窮苦人出身,算是家道中落的商賈,但朱由檢救了他的家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朱由檢對替身的手段談不上多光彩,但這個替身關係到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朱由檢只能想辦法保證他不出事。 還好,這個人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幾年秘密朝夕相處下來,朱由檢對他的思想已經很瞭解了。 不誇張的說,朱由檢讓他替自己去煤山上吊,他也不會有任何猶豫。 但既然朱由檢都穿來了,那替身就不能真的去上吊。 畢竟他要是上吊了,王承恩他們都跑不了,而王承恩可也是個人才。 後續的計劃很多,不過目前來說,這個大明在明面上,跟歷史上差距不大,因為朱由檢就壓根沒有影響過明面上的事情。 “是!”駱養性立刻深吸一口氣彎腰行禮道。 “你回去準備完之後,就留守京城,主持大局,跟王承恩一同控制京城局面,開封的事情你不用管,後續該如何做,朕會專人傳信於你。”朱由檢又交代了一句。 “是!”駱養性再次行禮。 “嗯,王承恩。”朱由檢轉向了王承恩。 “陛下。”王承恩立刻回應。 “秦良玉那邊秘密送去了多少將士?”朱由檢問道。 秦良玉?駱養性腦海裡面立刻閃過了一個老婦人的形象。 只是這大明雖然朝廷糜爛,但陛下一直用的將領也不少,比如說崇禎十一年按照楊嗣昌的戰略差點徹底剿滅李自成的孫傳庭。 為什麼會用一個地方將領,而且還是一個快七十歲的老婦人? 駱養性想不通,但是朱由檢卻心裡有數,為什麼用秦良玉?秦良玉的忠就不說了,最簡單的一點,就說作戰,現在的大明能拉出來有幾個比秦良玉有骨氣的將領? 或許那些不瞭解的中低層官兵有不少,但他朱由檢能瞭解到的,沒幾個。 很多將領,都不如秦良玉一個年近七十的老奶奶!一個年近七十都衝鋒陷陣的老奶奶! “回陛下,已經秘密送去了接近三萬精銳將士,都是以陣亡等名義抽調的。”王承恩回應道。 三萬?!駱養性差點跳起來,三萬精銳什麼概念?現在的大明,三萬精銳真的是可以影響很多局勢了,這是精銳啊,既然王承恩和陛下說是精銳,那就絕對是精銳。 現在這個情形,王承恩自然不會說假話了。 “工匠呢?”朱由檢又問了一句。 “各種名義運送的工匠已經超過五萬,後續還在不斷的運送過程當中,如今天下大亂,很多地方的匠人很容易抽調。”王承恩開口道。 “我們的計劃不受影響吧?”朱由檢看著他問道。 “秦將軍說,有這些軍餉糧食,她保證可以控制四川貴州雲南三省之地。”王承恩開口道。 “很好。”朱由檢點點頭,說實話,這個大明能讓他放心使用的人不多,秦良玉算是一個了。 主要是縱觀這一段歷史,也就這位在歷史上唯一在正史當中以王朝名將單獨列傳的巾幗英雄了。 唯一可惜的是,現在的秦良玉已經六十八歲了。 如果她再年輕二三十歲,那也能支援崇禎接下來很多重任了,但現在,崇禎也不好意思讓一個快七十歲,為了大明可以說是戰鬥了一輩子的老人再去奔波。 要知道,前幾年秦良玉還在率軍作戰呢。 “這次又抽調了多少士兵?”朱由檢問道。 “總計二百八十二人,都是來自於夜不收。”王承恩輕聲開口道。 聽到夜不收三個字,駱養性也跟著愣了一下,不是……我的陛下,難道是你一直在挖邊疆的根啊?! 夜不收,這是一支除了駐紮在長城上的守軍之外的行走在刀尖上的部隊。 它永遠是蒙古、韃靼、清朝等遊牧民族最先虐待殺戮的物件,因為它是一種生存率極低的兵種,所以被稱之為夜不收。 是大明邊疆長城守軍裡面的哨探和間諜,他們以無邊的勇氣在不斷為大明刺探著遊牧民族的情報,整個大明曆代皇帝期間長城邊境都曾收到過夜不收帶回來的蒙古等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情報。 也正是因為這些情報,邊疆的百姓一次次被提前帶入城中,避免了蒙古等遊牧民族的劫掠。 以前的嘉靖等歷朝記錄姑且不說,光是崇禎年間,朱由檢查到過的,被蒙古、韃靼、清朝虐殺的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