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工匠在組裝,而朱由檢則是站上了講臺。 看著下面濟濟一堂的這些大明工匠們,朱由檢多少是有些恍惚的,他又想起了當年在部隊當指導員的時候,給下面的戰士開會聊天的情形。 現在倒是很像。 今天這裡已經擠滿了人,至少有四五百人,不過大家之間的距離坐的非常近,如果不是有一些工匠大師為了記錄,每個人的懷裡抱了一塊木板,上面放著紙張和炭筆。 炭筆在大明已經非常常見了,主要就是這些工匠使用的比較多,一來就是材料比較常見,用竹子燒製就可以做出來炭筆,價格便宜,而且損失也不是那麼心疼。 另外在工作的時候如果直接畫線的話,也更加方便,所以工匠使用的幾乎都是炭筆,如果需要的不是那麼精細的話,也是有使用粉筆的。 粉筆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利用石膏和熟石灰製作而成的粉筆,在大明的不少私塾裡面都已經使用了。 朱由檢笑著指了指眾人手裡面的炭筆然後開口道:“諸位你們想一想,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將嬰孩手指粗細的木頭剛開始一分為二,然後中間做一個細小的炭筆放入,用膠水粘合。” “這樣的話在使用的時候,就可以用刀將筆尖削出,形成一個尖細的尖,就如同諸位現在所做的這樣,但是卻並不髒手。” “這樣使用者的手上沾不上碳墨,也就無法將紙張弄黑,另外有了木頭的保護,中間的碳芯也不會那麼容易折斷,它可以使用的更久。” 所有的工匠聽的愣了一下,然後低頭看了看手裡面的炭筆,都是眼睛一亮,這一門生意可以做啊,而且不愧是建明先生,果然張嘴就將他們日常所見的東西改良了出來。 其實炭筆之所以沒有改良,也是因為貴族不會使用炭筆,或者使用的極少,對普通人來說,沒有足夠的市場,自然是沒有那個改良的動力了。 “當然,這個今天不是重點,今天的重點我們要講一下空氣。”朱由檢笑眯眯的開口道。 “空氣就是無處不在的氣體,是我們呼吸所必須的空氣,而空氣裡面是由不同成分的氣體組成的,或者準確的說,世間萬物都是由不同的氣體組成的。” “而今天我可以給諸位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一點。”朱由檢直接就開口了。 當朱由檢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所有工匠都愣了一下,大明這個時期對空氣已經有了認知,認知到了空氣的存在,但是對於空氣成分,以及空氣組成都沒有一個概念。 “今天的實驗很簡單,我們要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空氣本身裡面蘊含有不同的成分,第二個就是,大氣壓強的存在。”朱由檢認真的開口道。 “空氣又叫大氣,我認為在我們的世界周圍包裹著一圈氣體,而這些氣體我稱之為大氣或者是空氣,而大氣壓強,就是說,這些空氣本身可以造成一定的壓力。” “就如同我們將一個密封的鐵桶如果放到深水區的話,它會被水壓直接壓扁,諸位肯定見過一些在河底被壓的凹進去的密封容器。” “而同樣,我要向諸位證明空氣裡面是蘊含有成分不同的氣體的。” “諸位請看。”朱由檢指了指講臺上,這裡已經準備好了一個透明的平底玻璃大碗。這裡要說一下,在大明,玻璃可以呈現產業生產了,所以玻璃並不是什麼稀罕物。 等所有人的目光集中過來之後,朱由檢從旁邊掏出了一個蠟燭,接著將蠟燭點燃,然後用蠟燭油將蠟燭粘在了玻璃大碗的底部。 “諸位請看,現在蠟燭在這裡燃燒,這個諸位肯定都見過,但是我們現在這樣。”朱由檢示意了一下旁邊的董伯中,他的手裡面同樣有一個玻璃碗,裡面放著半碗新增了藍色染料的水。 “大家注意,我會用我手上的這個玻璃杯將蠟燭給扣住,然後迅速將這藍色的水倒入玻璃大碗之中,這樣的話,我的玻璃杯內部的空間就形成了一個密封的空間,大家可以理解吧?”朱由檢解釋了一下。 “可以。”旁邊的宋應星第一時間給於了回應,其他的工匠也都是紛紛的點頭。 用水密封這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百姓人家都懂,一些醃製鹹菜之類的時候,都會用到水密封,或者是釀酒等都有類似的密封手段。 雖然普通的百姓不知道原理,但是他們知道密封就可以了。 而這些工匠本身都是見多識廣的,朱由檢這麼一說,他們當然知道了。 “那好,接下來諸位會看到兩個現象,第一,就是被玻璃杯罩住的蠟燭會逐漸的熄滅。” “這是什麼呢?是因為空氣裡面那部分可以助燃的氣體被蠟燭的燃燒消耗殆盡,我將這種可以助燃的氣體稱之為氧氣。” “而空氣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但它本身也是有體積的,我相信不少人吹過豚的尿泡,或者是吹過類似的東西。我們吹入的空氣將尿泡等撐起來,這些大家可以理解吧?”朱由檢又問到。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