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章 茶、茶戶、茶課稅

“怎麼就用不了,像是石灰、耐火磚等未來的用量肯定很大,而我們要建設的高爐也不是一個兩個,所以你們要規劃好後續的高爐建設,不僅僅是高爐,還需要有煉製焦炭的煉焦爐等建設。” “光是這些爐子的數量就需要大量的人手,一萬人估計都不算什麼,後續如果連礦山的礦石開採,和運送礦石來計算的話,整個數量估計至少要二十萬人!”朱由檢面色平靜的開口道。 徐三錘被鎮住了,二十萬人?!我的先生啊,你知道不知道就算是大明的官方礦場等也沒有這麼多人啊,這二十萬人,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開銷啊。 這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能夠賺的回來嗎? “所以你可以和宋應星大師以及董伯中商量如何佈置這些高爐位置,然後就可以直接開工建設。”朱由檢點頭道。 “是!”徐三錘深吸一口氣,也不再多說什麼,現在看來,這位先生所圖的規模甚大,不過這也不重要,反正他只要聽命行事就可以了。 將這裡的事情交給董伯中,朱由檢剛剛離開,外面就有一匹快馬前來。 “先生,秦良玉將軍緊急軍情。”前來的衛兵飛身下馬,快速行禮道。 “走!”朱由檢面色凝重,快速跟著他前往了自己的住所。 等朱由檢抵達自己的臨時住所的時候,這裡已經有一隊士兵在等待了。 “末將秦翼明見過先生。”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面色嚴肅的向朱由檢行禮道。 “秦翼明?你是秦良玉何人?” “秦將軍乃臣姑母。”秦翼明快速行禮道。 朱由檢點點頭,秦家可以說是滿門忠烈了,他倒是不知道秦良玉的侄兒居然也在軍中服役。 “有何軍情。” “先生請過目。”秦翼明立刻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密封的書信遞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快速拆開,然後低頭檢視了起來。 看著看著朱由檢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倒不是軍情,但這件事也確實是不容小覷。 秦良玉在書信中寫明,因為他們的造反行動,對於雲貴川,尤其是將巴蜀之地成為了獨立的小王國,而除此之外,軍隊開始對整個土地進行大規模的改革,這中間對於世家,鄉紳以及商人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 所以整個巴蜀地區的商業行動無疑是打擊最大的,大明商業行動雖然以為明末連年內亂,商業行為不斷萎縮,但實際上巴蜀之地的商業行動依然很繁盛。 但突然之間整個商人體系遭到了打壓,這就導致巴蜀之地的部分貨物出現了嚴重的滯銷,甚至有可能影響的百姓也有幾十萬。 秦良玉提到的這一波就是川茶! 茶葉,自古以來就是華夏重要的經銷物資之一,遍佈雲南,四川,藏區等位置的茶馬古道,說的就是跟西番進行以茶換馬的貿易。 而在大明的產業主要分幾個產區,漢茶,巴茶,湖茶,當然,大明的產茶地不僅僅是這三種,南直隸、浙江的湖州府,湖廣等地都有。 漢茶乃是陝西漢中所產的產業,陝西漢中在洪武年間的產茶數量並不高,洪武四年戶部奏疏當中曾寫“漢中金州、石泉、漢陰、平利、西鄉等茶園共四十五頃七十二畝,茶樹八十六萬多株。” 而後大明朝廷因為茶馬貿易興起,陝西是重要的茶馬貿易之地,所以漢中當地的茶葉種植規模迅速增加,茶戶也在不斷的增加,多是以諸多的流民,難民等遷徙至當地。 弘治年間,漢中的產業年產量達到了100萬斤以上。而其中茶課稅不足三萬,而商販私鬻yu(賣的意思)至百萬以為常(出自楊一清《為修復茶馬舊制第二疏》《明經世文編》卷一一五) 接下來就是川茶,也叫巴茶,剪刀粗葉茶,烏茶,芽茶,葉茶等多種稱謂,有以地名、茶種類、形狀等命名。 而巴茶的產量非常之高,在大明一朝施行召商買茶及官運茶都是以巴茶為主體。而巴茶在四川的茶馬貿易當中佔據絕對重要的角色。 而在大明洪武年間,巴茶的數量並不多,但因為巴茶的產量以及重要性,隨著大明的發展,到了現在朱由檢的時期,巴茶的每年的年產量已經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弘治年間,楊一清所提出來的召商買茶,是因為官方運力不足,召集商人去產業產地買茶然後運至茶馬司,最後由茶馬司給付茶價。 當時楊一清所定價格為“每茶一千斤,用價銀二十五兩”,這是茶葉的包裝和製作費用,如果加上運費的話就是“當從寬計銀不超過五十兩”。 也就是說一千斤茶葉,包裝,製作,運輸到茶馬司,茶馬司給銀子五十兩。隨後大明的巴茶種植和產量急劇增加。而後召商中茶,其中上引5000斤,中引4000斤,下引3000斤,每年定開5萬引!(《明英宗實錄》卷10,《明經世文編》卷386,褚鐵《條議茶馬事宜疏》) 這裡所說的引,是指茶引,也就是大明給商人發放的經銷憑證。就按照最少的下引來計算,茶葉的年產量也在1.5億斤左右。 而召商中茶只包含巴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