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搬家,按照村裡的習俗,請了全村人吃暖房飯。 王欣家的三進院子,修得十分講究。 前院最大,進門坐北朝南的大套間是客廳,專門用來待客。 西面房間設成了診室和藥房。若有人來求醫,便在西廂房裡診治。 北面三間廂房,一間給李婆子住,一間給薛措,還有一間暫時沒派上用場。 東面是一個寬大的通間,門直接與大門相鄰,裡面放置車輛等雜物,最裡面隔了一間當牛棚。 從前院西南角門裡進去,是一條長廊,直通向三進的後院。 在長廊中間,有一道垂花門通向第二進的小院。 這個院子只在東面和西面各建了兩間廂房,都建成了寬敞明亮的套間,分別是王欣姐弟三人住,北面則建了兩間書房。 院子佔地面積相比前院和後院略小,卻最精緻。 平時,只要關了院門,便成了一個獨立的小院,私密性極好。 後院也比較大,只在東面修建了一排房間,分別做了廚房、柴房和雜物房。 其餘地方則都空著,王欣打算以後種點瓜果蔬菜什麼的。 茅房都在院子的僻靜角落裡,設計得十分精巧,易於打掃。 王欣和浩哥兒在這一段時間裡,帶著小歌兒和薛措,與長壽村裡的人都混了個臉熟,也將長壽村裡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 這個村子裡大部分人都姓張,與村長是本家,世代生活在這裡。 只有零星幾戶是外姓,都是因各種原因從別處搬來的。 比如村東頭的周地主家。 再比如只建了別院而沒來住人的謝家。 還有幾家獵戶,在村裡沒有地,或是隻有極少的地,主要以上長壽山打獵為生。 王欣就是在請暖房飯的前一天,帶著浩哥兒,揹著“小歌兒”,跟著村裡的幾家老獵戶上的山。 沒錯,是揹著“小歌兒”。 王欣表示:父母不在了,他們姐弟三人不會再分開。 只是,此“小歌兒”,其實是王欣花大價錢請系統精心製作出來的“擬人機器人”而已,與真人乍看起來一模一樣,也會隨著外界反應而睜眼,做各種表情和動作,不是真正抱到手裡,是不會分辨出來的。 因為此時的“小歌兒”,為方便上山,體重是被調得極輕的。 真正的小歌兒,彼時正在空間的大床上,打著小呼嚕睡得正香呢! 而她的替身,正隨著哥哥姐姐一起,即將要成為史上最小的見證打獵場景的人。 以至於後來,長壽村裡的人說起她來,都是帶著無奈又寵溺的笑:“那個孩子,可是從小就被哥哥姐姐揹著上山採藥打獵長大的,能不皮嗎?” 每每這時,王欣姐弟都只能搖頭苦笑。 他們能拆穿那根本就不是“她”嗎? 顯然是不能的! 要說這段時間與王欣姐弟混得最熟的,莫過於村子裡的那些獵戶了。 不說去年王欣就跟他們進過山,只說這一段時間,只要他們進山,就免不了受這樣那樣的傷痛。 以前村裡沒有大夫,大多都是用祖輩傳下來的土辦法,或是自己憑經驗採草藥胡亂敷敷。 現在有了王小娘子,大傢伙發現,經過王小娘子治過的傷,那好得是真快呀! 以前七天都好不了的傷,現在往往三天就全好了。 隨著張大勇媳婦孫玉花出月子,面色紅潤地出現在人前,簡直就成了王欣醫術高超的活招牌。 而就在幾天前,吳家老三被一頭野豬追得滾下了山坡,摔斷了腿。 王小娘子只帶著她那八歲的弟弟浩哥兒,兩人進了她家新修好的診室,不到一柱香工夫,就將吳老三的腿給接好了。 聽吳老三說,在接腿期間,他竟然沒有感覺到痛,好象睡了一會兒,腿就接好了。 王小娘子出來後也說,只要好好養著,百天後,還他們一個活蹦亂跳的吳老三。 他們家人不放心,偷偷從鎮上請來善接骨的大夫來瞧過,說這腿骨接得極好…… 他們再也不敢因為王小娘子年紀小,就質疑她的醫術了。 所以,當王欣提出跟他們一起進山打獵,打算獵些野味請村裡人暖房時,儘管他們十分為難,但最終還是答應了。 只是,帶著浩哥兒也就罷了,揹著一個剛滿月不久的小嬰兒算怎麼回事? 對此,王欣說:“各位大叔大哥儘管放心,我們姐弟絕不會拖大家後腿,遇到野獸大家儘管跑,我們姐弟自有保命的法寶。” 浩哥兒也在一旁拍著小胸脯保證,一臉“我們姐弟超級厲害”的小表情,只好半信半疑地答應了。 暗暗決定,只帶他們去外圍轉轉,打些容易打的野雞、野兔、狍子之類的就好。 但進山後,大家還是被王欣姐弟的操作驚呆了! 遇到野雞和野兔還好,兩人還只是用隨身帶著的袖箭瞄準射擊,也不知是兩人的袖箭好,還是兩人射袖箭準頭瞄得好,竟然都是一射一個準,這也罷了。 當大家在山的外圍意外遇到一群野豬時,慌忙招呼他們姐弟逃命,他們姐弟不但不聽,反而掏出彈弓去招惹時……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