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鳳凌的玄甲軍一直駐守在西北與南嘉國接壤的邊境上,與同樣守護在西北與北嶽接壤邊境的西寧侯不是一道防線。
南嘉國這邊的防線同樣離不開他。
他再接手北嶽的防守,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所經歷的危險也會成倍增加。
何況鳳凌的封地也全在與南嘉接壤的邊境,他在那邊苦心經營了八年。
若這時貿然將北嶽的擔子也壓給他,他會願意嗎?
何況,北嶽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好勇鬥狠。
越靠近北嶽這邊,環境也更為惡劣,作為母親,她也不忍他吃這樣的苦。
她頭疼的晃晃腦袋,在腦海中篩選一個個武將的身影。
也許是有了比較,一時半會兒,女皇竟找不到一個比鳳凌更合適的。
女皇將兩封密報都遞給了鳳凌,然後問鳳昭道:“昭兒,你覺得北嶽邊境派誰去合適?”
鳳昭下意識掃了鳳凌一眼,遲疑地道:“要不,我去一趟?”
她自幼習武,論排兵佈陣,可能沒有西寧侯精通,但手下能人頗多,她的昭雲十八騎,天下聞名,裡面個頂個都是人才,其中有幾人,也是大將之才。
鳳昭自小是被女皇當接班人培養的,她也用不著親上戰場。
她只要會用人,審時度勢,把握住時機,讓手下每個人都發揮所長就夠了。
她知道母皇心中屬意弟弟鳳凌去北嶽邊境。
但那是她從小呵護著長大的弟弟,母皇心中不忍,她又如何忍心讓他去受那份苦。
現在朝中無林琰父子作亂,她也不再擔心她出去後有人會在她背後捅刀子,正好出去歷練一番也好。
女皇一怔。
鳳昭若是不提,她都壓根沒往她身上想。
現在想來,竟是昭兒去比凌兒更合適些。
一是昭兒中規中矩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太女,儘管沒出什麼差錯,但也無大的建樹。
昭兒以後若想順利繼位,還缺點威望。
唉,這也怪她。
她以前想著磨練昭兒,大多數時候都是冷眼看著她和林琰父子相鬥。
導致昭兒和部分朝臣都以為他是向著林琰父子的,與她心裡有了隔閡。
殊不知她早將林琰禁了足,只是沒對外公佈罷了。
以前林琰和鳳鳴在時,朝中有好幾個老臣跳騰的可歡了。
這次正好是個很好的立威機會。
昭兒手下有能人,她一直知道,有兩個還是她悄悄送過去的呢。
她是有能力建功立業的。
二是她是皇太女,不可能一直駐守在西北,仗一打完,回來正好名正言順繼承皇位。
有了這層功績與經歷,將來繼位也是對朝臣的威懾。
鳳凌看完密報,還未來得及發表意見,鳳昭出征的事已被定下來了。
時間緊急,明日就得出發。
該死的鳳鳴和北嶽,讓人連過個年都不能安生。
此時,鳳凌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早先他和王欣發現鳳鳴與南嘉太子墨祈暗地裡有過來往。
所以他覺得,鳳鳴即使要逃,也應該是逃往南嘉,而不是北嶽。
有可能,北嶽只是個障眼法,他真正的目的地在南嘉。
女皇和鳳昭面面相覷,若真是這樣,那還得做兩手準備。
最後三人商議一番。
鳳昭還是按原定目標去北嶽邊境,戰爭打不起來最好,權當是皇太女沿途巡查。
即便是打起來了,西梁也早有準備。
鳳凌則趕赴南嘉邊境,以防南嘉國突然發難。
既然要發兵,那就不能缺了糧草。
女皇先前已召了戶部尚書前來,現正在大殿外等候。
但戶部尚書給出的答案卻並不讓人樂觀。
今年西梁多災多難。
先是以泉城為中心的地龍翻身,後又聊城爆發天花疫情,更早些時候南方發生了洪澇災害,簡直沒個真正消停的時候。
哪一次事發,都需要朝廷發放救濟糧賑災。
現戶部帳上,已沒有足夠多的糧食,以供一場戰爭了。
看著母皇與皇姐緊皺著的眉頭,鳳凌腦海裡閃過王欣空間裡那幾座巨大的庫房。
但,這事,還得先與王欣商議後再說,所以,他只是抿緊了唇,沒有說話。
女皇一咬牙,命人開啟了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