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上飄了半天,直到最後被逆轉偶發事件小組的人拯救下來。最後就是有關騎士公車的鏡頭其實有點過多,傑德明白原來的導演是想用這段鏡頭來炫耀他的電腦技術。不過傑德有更好地表現手法,因此就將這段鏡頭輕輕帶了過去。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永遠是前半段溫吞如白開水,後半段又緊湊得讓人找不到尿點。不過傑德因為有了同步推出的電視劇的支援,所以大筆一揮將所有溫吞的情節全部砍掉,全片就是要緊湊得讓人找不到尿點。第三部電影裡因為有盧平教授的加入,因此這一集關於魔法的描寫也多了起來,傑德的數字領域特效工作室不僅為魔法釋放新增了許多炫目的特效,更是為電影製作了許多逼真的神奇生物。原本在原著中提及的“紅帽子”等生物也正式出現在教室裡,而那個為大家帶來不少笑料的博格特授課情節更是被傑德拿來狠狠地炫耀了下自己手上的電腦特效。這段情節最終是看得觀眾連呼驚奇,對手們卻臉黑得一塌糊塗。《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雖然因為傑德的插手而更早地靠向了“青少年電影”,因此放映結束後在社交網站上得到了年輕觀眾們的一片讚譽。潔西卡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道,“我很高興看到我的赫敏變得更加時尚和女人味了,想想也是,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哪裡不會打扮自己?只是導演不讓罷了吧?以前的導演都不來看看真實的我們是什麼樣,就會用他們那個時代的標準來要求我們。還好赫敏不是,還好哈利波特不是。”得到年輕觀眾喜愛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立刻接棒《後天》,成為當週周票房的冠軍。不過電影在票房的亮眼遠遠沒有在輿論上那麼受人關注,因為時刻關注傑德和約翰婚姻生活的全美家長教師聯誼會跳出來說話了,大意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這部電影過度宣揚巫師文化,是對美國基督教國教的不敬。傑德看到《紐約時報》等一干大報異常興奮地報道這條新聞的時候就絕對不對勁,一看報道內容,頓時就想起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話,“不做死就不會死”。在《紐約時報》刊出這條新聞的當天,美國各大時評節目就將全美家長教師聯誼會抨擊成了“臭狗屎”。雖然很多美國人認為美國就是基督教國家,奈何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上可是有禁止確立國教的說法,因此精英分子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好好給美國民眾普法。在電視和報紙媒體一致撻伐下,全美家長教師聯誼會主席不得不宣佈引咎辭職。而在這位主席辭職的當天,不知道是誰的指使,美國電影發行商聯合會忽然公佈了一份調查。根據最近五年的調查,全美家長教師聯誼會成員觀影記錄最低,大約一半的成員居然沒有看過最近兩年的電影。於是有媒體譏諷道,“一個什麼電影都不看的組織居然有資格號召大家不要去看什麼電影?真不知道他們那裡來的理由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