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管他叫“禮賓司”。
尋找民革成員
蘇彤:我簡單說說民革恢復初期的工作:“文革”中,民主黨派停止活動,幹部下放。1974年後,下放幹部陸續返城。8個黨派機關幹部集中在南河沿“歐美同學會”舊址學習。1977年夏,民革在中共北京市委指導下開展了一些活動,如恢復“孫中山紀念堂”展覽室。
1978年2月,民革北京臨時領導小組成立。3月31日,領導小組與6名機關幹部正式開會,稱之為“見面會”。當時正處於偉大轉折期,民革的領導和幹部深受新形勢的鼓舞,工作熱情極高,6位領導當時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頻繁開會研討如何開展工作,不分晝夜地參加各種活動;幹部則盡�9ぷ韉繳鉅埂U庖歡穩松偈露啵�撾褳瓿傻媒蝦茫�行┗疃�故艿繳霞逗託值艿撐傻腦扌恚�魑�罹等紓�1' 侯老很高興,風趣地說:“咱們六兵六將'2' 幹得還不錯。”
這時,政府撥款重修民革大院,浴�淨肪秤琶賴拿窀鉲笤鶴芩愀奼鵒艘蝗爍叩拇隕�硬鶯屠暇煞課藎�1979年修復後,民革中央和民革市委機關遷回大院,恢復辦公。
我們一個個地按照舊址登門造訪,尋找在冊成員;搬遷或遣返外地的成員,則依靠浴�械ノ換虻鋇氐澄�檠�侶洌換蟯ü�恍┝�瞪狹說某稍崩┐罅�得妗A�倒�癱冉霞枘眩�皇牆煌ú槐悖�稍本幼》稚ⅲ歡�怯械某稍庇洩寺牽�輝岡儆朊窀鍃�擔�械乃擔�安渭用窀錁褪橋芰�祝�麼γ揮校�蕩Σ簧佟I緇嶸先銜�窀鋶稍本褪槍�竦巢性�嗄酢薄5筆庇實綺恐Р�29名成員,絕大部分在“文革”中貼出大字報,宣告退出民革。
張廉雲 我們這些民革老黨員們(2)
當然也有對新形勢有認識,對民革組織有感情的,如張豐胄'3' 把成員的黨費存入銀行,儲存好存摺,準備恢復活動時用;張炳如儲存了文史資料;有的成員在民革關門期間,常來門前徘徊、觀望,探聽動靜;有的對幹部來訪很感動,留茶留飯 �…
盡��歡問奔淶難罷遙��檔�300多名成員。在此基礎上,我們邊開展活動,邊繼續尋找。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截至1978年6月22日,共聯絡到民革成員1166名。
重新起步搞活動
蘇峰:民革機構恢復後,大家再見面時,狀態怎麼樣?
蘇彤:每次成員來大院開會,心情都很激動,有恍如隔世的感覺。他們一般自己寫詩或引用古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如有人說:“我們是‘前度劉郎今又來’。”有人說:“我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白兆瑞說:“‘文革’運動真是空前的,我們能‘站穩(立場)’‘緊跟(毛主席路線)’不容易,今天能歡聚一堂更不容易,可謂‘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香’ �…”。後來,我們在民革大樓印�怕ヌ菘詮疑狹恕俺稍敝�搖鋇吶曝遙�稍幣喚�ゾ湍芸吹劍�盟�歉械轎屢�2瘓糜只指戳司┚緇疃��
張伯駒、潘素夫婦對落實政策很滿意,張伯駒說:“我們9月份將去香港,本人去講學,愛人辦弧�梗�頤鞘導適僑バ��車耐痴秸�吣亍!�
蘇峰:民革都組織了哪些大型活動?
蘇彤:1978年後半年,我們召開大大小小會議20餘次。有民革各級委員、成員座談會,落實政策座談會,高階知識分子座談會,修復碧雲寺孫中山紀念堂展覽室後,現場批判“四人幫”會 �…在座談會上,多數成員對落實政策心懷感激之情。並表示,“現在是‘春光明媚’的時候,我要把晚年這點餘熱毫無保留地為‘四化’奉獻出來”。
影響較大的有幾次。一個是1978年9月14日,我們在北海公園漪瀾堂舉辦的中秋晚會;一個是1979年1月26日在民族飯店舉辦的紀念北平和平解放30週年;還有在中山公園蘭花室舉辦的高階知識分子座談會;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舉辦的元宵節委員、幹部聚餐;還有在陶然亭公園內舉辦的端午詩會 �…我簡單介紹幾個。
1978年9月14日,我們這個中秋賞月晚會是“文革”後一次大型的對臺宣傳活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衛戍區兩個單位的同志和我們一起研究如何舉辦這次晚會。衛戍區的同志說,這是“文革”後第一次對臺宣傳活動,是一個開端。參加人數不宜過多,但要有知名度。
當晚7點,在北海公園漪瀾堂內仿膳,邀請的約20人基本都到齊了,當天下著雨,大家興致卻很好。北京民革主委侯鏡如主持晚會,還請了民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