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宣言》中提出:“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奇…書…。成立民主聯合政府。”①一九四八年四月三十日,經毛澤東審定的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發出“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②五月一日,毛澤東致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和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在香港主持盟務)沈鈞儒,提議由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民盟中央發表聯合宣告倡議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擬訂民主聯合政府的施政綱領”。③中共中央的號召,得到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致公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等和海外華僑的熱烈響應。
從一九四八年八月起,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原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各民主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和海外華僑代表,陸續進入東北和華北解放區。在北平解放前夕,毛澤東和周恩來又致函在上海的宋慶齡:“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革命歷經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並對於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④北平解放後,已到解放區的各民主黨派及愛國民主人士匯合到北平。
這時,各種全國性的人民團體也相繼建立起來。一九四八年八月,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在哈爾濱舉行,恢復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組織。接著,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一九四九年三月至七月間,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相繼成立。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社會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等組織的籌備會也分別成立。這些全國性群眾團體的成立,把社會各界群眾進一步組織起來,是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組織準備之一。
這樣,不僅工農基本群眾,就是原國民黨統治區的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以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都已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使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毛澤東從西柏坡來到北平後,廣泛地同各界代表人物接觸,和他們共商建國大計。一九四九年春的一天下午,毛澤東由香山乘車來到北平城內,拜訪北平師範大學代校長湯璪真、文學院院長黎錦熙、地理系主任黃國璋。他們有的是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時的老師或同學,有的是北平九三學社的成員。毛澤東和他們暢敘舊情後,黎錦熙對毛澤東說:新政協會議就要召開,新中國將要誕生,北平九三學社的人數不多,這個團體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正準備宣佈解散。毛澤東聽後,誠懇地對他們說:九三學社不要解散,應該認真團結科學、文教界的知名人士,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
毛澤東要民主黨派“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這將是新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義。當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的李維漢說:關於民主黨派參加新政協並將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各項職務,“所有這些,標誌著民主黨派地位的根本變化。他們不再是舊中國反動政權下的在野黨,而成為新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參加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共產黨一道擔負起管理國家和建設國家的歷史重任。從此,各民主黨派走上了新的歷史道路。”⑤
為了工作上的方便,毛澤東曾在六月十五日暫時從香山雙清別墅移住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以後,他進城時都住在這裡。
六月十五日至十九日,新政協籌備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等二十三個單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四人。毛澤東在會議的開幕式上講話。他說:
“這個籌備會的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以便領導全國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肅清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力量,統一全中國,有系統地和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和國防的建設工作。全國人民希望我們這樣做,我們就應當這樣做。”
“我們向全世界宣告:我們所反對的只是帝國主義制度及其反對中國人民的陰謀計劃。任何外國政府,只要它願意斷絕對於中國反動派的關係,不再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