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高。這次,小平同志提出的中蘇關係改善的條件,卻將現實問題的解決置於首位,重點由意識形態的爭論轉向了國家利益的考慮,顯示出日後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趨向。 陳雲同志提出了採取什麼方式傳遞資訊的問題。資訊的傳遞,既要引起對方的注意,又要不引起外界猜疑。如果召見使館人員或派人前去訪問,恐怕過於正式,而當時中蘇之間又沒有什麼其他的接觸渠道。 小平同志提議,為了不引起外界的無端猜測,可由外交部蘇歐司司長以視察使館工作名義前往莫斯科,並同時前往波蘭華沙。當然,第一站莫斯科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8月10日,蘇歐司司長於洪亮啟程赴莫斯科。在他啟程前,我們根據小平同志指示,起草了一份說帖。 蘇方對我們蘇歐司司長突然出現在莫斯科,並要求在使館面見蘇聯外交部副部長的行動,給予了特別的重視。蘇聯外交部副部長伊利切夫應邀來到我國駐蘇使館,第一遠東司司長賈丕才特地中斷休假,從莫斯科郊區別墅急忙趕回,陪同前來。 會面時,於洪亮同志向對方口述了長達1000多字的說帖全文,一段段地背出來,幾乎一字不差。 在說帖中,中方指出,中蘇兩國關係不正常狀況已經存在多年,中蘇兩國人民都不願意看到這種狀況繼續存在下去。現在是為改善中蘇關係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了。當然,問題不可能在一個早上就解決,但中方認為,只要中蘇雙方都有改善關係的誠意,完全可以透過協商,逐步實現公正合理的解決。中方建議先從蘇聯勸說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做起,也可以從解決影響兩國關係的其他問題,如減少中蘇邊境地區武裝力量做起。與此同時,雙方還應考慮找到一個有關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來解決蘇聯從蒙古人民共和國撤軍的問題。中方也希望在阿富汗問題上能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總之,只要雙方站得高,看得遠,有使兩大鄰國恢復睦鄰關係的誠意,從解決一兩個重要問題入手,就可以為兩國關係開啟一個新局面。至於交換意見的形式,雙方可以協商。 伊利切夫眯著眼睛仔細聽著。他資格很老,赫魯曉夫時期曾任蘇共中央書記,當過蘇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和《訊息報》、《真理報》主編,長期主管意識形態工作。赫魯曉夫下臺後,他退出中央領導位置,就任外交部副部長。他為人穩健,處事謹慎,說話時字斟句酌,給人的印象是過於嚴謹而稍欠靈活。聽了我方的說帖後,他做出的回應仍是慣常的外交辭令。他說,你的想法,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從主動的方式上,都不可能不引起注意。同時,又做出了老一套的表態,好像並未完全覺察出中方資訊的真實含義。倒是當時在座的中國通賈丕才比較敏感,捕捉到了說帖中的新東西,表示這件事可能起到某種積極的推動作用,並說,這樣重大的問題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解決的,要報告政治局和最高領導。 這次會見以後,於洪亮即轉赴華沙,以此向外界表明此行不是專程來莫斯科的,同時也 給蘇方考慮和準備回答的時間。 8月18日,當於洪亮重返莫斯科再次會見伊利切夫時,伊利切夫談話的態度有所變化,口氣也緩和多了,稱已將中方的想法報告了中央,蘇方將做出正式答覆。  
重大決策(3)
8月20日,蘇聯第一副外長馬爾採夫約見我駐蘇使館臨時代辦馬敘生,交來一份作為正式答覆的備忘錄,表示蘇方願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級別上同中方討論蘇中雙邊關係問題,以便“消除關係正常化的障礙”。 蘇方也提出了“消除障礙”,這與中方的提法是相吻合的。我們認為,蘇方對我方資訊的反應是積極的。小平同志隨後找我和於洪亮去他家裡,親自聽取了有關傳遞資訊的詳細彙報,當即決定同意重開中蘇談判。 在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開幕前,中蘇雙方已內部商定,由兩國副部長級的政府特使就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舉行政治磋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磋商開始(1)
1982年10月,中央委任我為中國政府特使,參加中蘇政治磋商。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重要而又極富挑戰性的使命。蘇聯政府特使,也是我的談判對手,就是那位伊利切夫。作為主管非洲事務的蘇聯外交部副部長,伊利切夫從未主管過中國事務,但卻同喬冠華、韓念龍、餘湛、王幼平四位中國副外長先後進行過長達十年的中蘇邊界和中蘇國家關係談判,被蘇聯外交界視為談判高手。 第一輪磋商於1982年10月5日開始在北京舉行。我們一開始就對磋商做了長期較量的思想準備。遵照小平同志關於同蘇聯打交道彎轉得不要太急,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