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是正才之位,經“上火”催生,便終於可合百物,而於“六五”交會……
想著想著,蘇秦不禁“噗嗤”笑了出來——這《周易》八卦確實奇特,每一卦都是用極為尋常極為簡單而又亙古不變的一種“物事”來做卦象,卻又能對最為紛繁複雜的人世永珍作出恰如其分的拆解,當真匪夷所思!就說方才這個鼎卦吧,竟用“煮飯”這個過程來說明天下亂象的整合,卻是那樣的妙不可言!看似簡單,細細一想,卻又複雜得不可思議。“大哉伏羲!大哉文王!”蘇秦情不自禁的喃喃感慨。
儘管大巫師的鼎卦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天機”,但蘇秦還是很快就將它拋在了腦後。如同當時所有的入世名士一樣,他從來不將自己的命運寄託在這種神秘遊移的預言上。原因很簡單,他了解一切神明預測的基本缺陷——模糊的斷語能解釋後來的一切:你勝利了,它能說通;你失敗了,它也能說通;你信它,它能說通;你不信它,它照樣能說通。
對於“上天”,蘇秦很讚賞兩個人的話。一個是稷下名士荀況,他說:“天行有常,不為桀存,不為紂亡。”一個是老孟子,他說:“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民心即天心。”說到底,天為何物?就是天下人心。順應人心做事,就是天下大道。行天下大道,自當以大道為本,當為則為,當不為則不為,何言吉凶?若天下人皆以吉凶決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