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1部分

久久佇立在這片森森松林中,王離欲哭無淚,欲語無聲。王離無法確切地知道,這些傷殘戰士是如何聚集到這片隱秘的山谷,又如何以此等方式自殺的。然則,王離卻明白老秦人軍旅世家的一個久遠習俗:活不受辱,死不累軍。帝國之功臣大將,從扶蘇蒙恬蒙毅三人自殺開始,大多以各種方式自己結束了自己。楊端和、辛勝、馬興、李信、姚賈、胡毋敬、鄭國、馮去疾、馮劫等等,包括李斯長子三川郡守李由的戰場自殺,人人都是活不受辱的老秦人古風。死不累軍,在戰場之上更是屢見不鮮。秦人聞戰則喜,然國中傷殘者卻是少見,因由便在這“死不累軍”的久遠的犧牲習俗。老秦人源自東方而流落西方,在漫長的西部草原的生死存亡奮爭中,有著不計其數的難以顧及傷兵的危絕之戰。於是,甘願自殺以全軍的風尚生髮了,不期然又相沿成為風習了。不是軍法,勝似軍法,這一根植於老秦人秉性特質的古老的犧牲習俗,始終無可無不可地延續著。

列位看官留意,戰國大爭之世,華夏族群之英雄氣概激盪勃發,冠絕史冊。在整個二百餘年的戰國曆史上,輒逢軍敗國亡的危難之期,無不湧現出一大批慷慨赴死烈士,七大戰國盡有可歌可泣之雄傑。以軍旅之風論,則秦軍犧牲風習最烈。察戰國史料,秦軍輒遇戰敗,被俘者少見,降敵者少見,絕境戰敗後下落不明者卻最多。所謂下落不明,即史料語焉不詳者也。此等人何處去了?毋庸諱言,殉難自殺了。戰國兩百餘年,明確記載的秦軍戰敗降敵只有一次:長平大戰後,秦昭王殺白起而兩度強行攻趙,鄭安平軍戰敗降趙。其餘幾次明載的敗仗,譬如秦趙閼與之戰、蒙驁敗於信陵君合縱救趙之戰、李信軍滅楚敗於項燕軍之戰,都是傷亡極重而傷殘者下落不明。最後的河北大血戰,九原三大將及秦軍主力的酷烈結局,是秦軍古老遺風的最後絕唱。章邯三將因刑徒軍特異牽累而被迫降楚,當做另案待之。

……

清晨卯時,血紅的太陽掛上山巔,秦軍馬隊全數出動了。

朝陽破霧。鉅鹿要塞顯出了古樸雄峻的輪廓,大陸澤的浩浩水面正在褪去淡淡的面紗,漸漸現出了山巒原野的一片片連綿軍營。

鉅鹿城北原野的四路諸侯的援軍營地,大陸澤畔山巒中的陳餘趙軍營地,城南原野的章邯秦軍營地,遙遙正對九原秦軍山巒的項楚軍營地,以夾在中央的鉅鹿城堡為軸心,交織成了淡淡雲霧中的壯闊畫卷。在這天地蒼茫的畫卷中,唯獨九原秦軍的山巒營地沒有了任何旗幟,沒有了諸如雲車望樓之類的任何軍營標誌,只有一片蒼黃現綠的山巒映襯著一支隆隆展開在原野的黑色馬隊。這支馬隊沒有風馳電掣,而是從容地排開了三個萬騎方陣,相互間隔大約一箭之地,萬千戰馬踏著幾乎如同步兵甲士一般整肅的步伐,隆隆開向了那片熟悉的谷地戰場。

驟然,淒厲的號角轟鳴的戰鼓一齊響起,項羽軍在紅黃晨霧中排山倒海般壓來了。幾乎與此同時,章邯的刑徒軍營轟然炸開,漫漫步騎卷出軍營,撲向楚軍後方原野。緊接著,大陸澤畔的陳餘軍與四路諸侯援軍也開營殺出,撲向了章邯軍後方。緊接著,鉅鹿城門大開,城內守軍吶喊著撲向了章邯軍的側翼。顯然,各方都看透了,今日之戰是最後決戰,不是天下諸侯熄火,便是秦軍盡數覆滅。

王離軍與項羽軍轟轟然相撞了。楚軍漫卷野戰喊殺震天,秦軍部伍整肅無聲搏殺,奇異的戰場搏殺亙古未見。飽食休整之後的楚軍志在必得,士氣戰心洶洶如火。飢餓不堪的秦軍,則凝聚著最後的心神珍惜著最後的體力,以必死之心,維護著秦軍銳士最後的尊嚴。饒是如此,這場奇特的搏殺持續一個時辰之後,秦軍的黑色鐵流仍在沉重緩慢地迴旋著,似乎依然沒有潰散之象。此時,章邯軍已經被兩路趙軍與范增的楚軍餘部阻隔截殺,被困在楚軍後方的一道小河前,不可能靠攏王離秦軍了。救趙諸侯們大鬆了一口氣,紛紛將各自些許人馬就地駐紮,站在了高高的山頭營壘,人人惴惴不安地對秦楚決戰作壁上觀了。

“江東子弟兵!跟我殺向王離中軍——!”

項羽眼見這支無聲的飢餓之師仍不潰散,怒火中燒之下,親率最為精銳的八千江東子弟兵霹靂雷電般撲向秦軍中央的馬隊。這八千江東精兵,也是清一色飛騎,人各一支彎彎吳鉤一支森森長矛,揹負一張臂張弩機,可謂秦末之期的真正精兵。這支精兵的特異戰力,便在馬上這支丈餘長矛。戰國乃至秦帝國時期,長兵器只在步兵與戰車中使.用,騎兵群體作戰都是劍器弓弩,馬上長兵聞所未聞。馬上將軍而以長兵上陣,自項羽始也。唯項羽長兵屢見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