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難也!”司馬梗連連搖頭,“當年周室滅商也是一個‘化’字,化出了甚?化出了武庚之亂!你要化周,只怕王族老臣們便第一個反對!”
“惟其如此,方須上書勞動秦王也。”
“老夫也不贊同!”司馬梗慨然拍案,“依法治國,政之正也!”
呂不韋淡淡一笑,轉身從靠牆大銅櫃中拿出了一卷竹簡道:“此乃我草擬的上秦王書,老上卿可先行斟酌一番再說。”司馬梗顯然沒有想到呂不韋已經草擬好了上書,驚訝接過開啟,瞄得幾行,不禁神色肅然地一氣看了下去——
臣呂不韋頓首:周室盡滅,三川郡成,惟周室遺民之處置頗費斟酌。臣領三十餘吏備細查勘滅周八年之治情,多有不如意處。一言以蔽之:東周之亂,與我秦法急治不無干系也!蓋周人特異,王道久遠,望重天下,故能以微弱之勢而久存戰國矣!我以實力滅之可也,我以強法初治不可也。為彰顯秦法之包容天下,臣擬四字方略:化周入秦。
何謂化?秦法為本,力行經濟,緩法治民,分而治之,磨合入秦。具體言之:留祭祀之地,改其嫡系,另立周君;王族遷秦國腹地,周君領新嫡系留居宗廟之地。此謂奪其勢而安其民,緩強法而成我事也。我王當審慎思之也!人或曰:周室化商而有武庚之亂,我豈能為?臣曰:時移勢易也,不可同日而語也!周行諸侯制,王畿之外皆諸侯,自當以法治而不當化之。秦行郡縣制,凡我國土皆歸我治,行秦法而化新民,無後顧之憂。更為長遠計,秦國若不自此彰顯秦法包容四海之博大,日後滅得六國,亦難免釀成洶洶禍亂也!是故,化周非但為今日大計,更為日後一統大計,若不從今日化周入手,後終措手不及也!
良久默然,司馬梗向呂不韋深深一躬:“大謀在前,老夫謹受教!”
呂不韋連忙扶住了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功臣,不禁便是一聲深切地嘆息:“老上卿片刻知我,國之大幸也!不韋之大幸也!”
“言重了。”司馬梗呵呵一笑,“秦王與丞相淵源甚深,老夫之言淡如清風,豈敢當大幸兩字?”呂不韋搖頭道:“老上卿過謙了。這化周之策阻力有二:一是王族大臣,二是軍中大將。保不準,蒙驁老將軍便要在此翻臉也。老上卿在軍中資望深重,且說當得當不得大幸兩字?”司馬梗恍然大笑:“老夫又中你心戰埋伏也!一通頌詞,卻要老夫做你說客!”
“莫急莫急,卡住了再說。”呂不韋由衷地笑了。
果然不出呂不韋所料,飛馬急報的上書,一個月竟然沒有回詔!
司馬梗自己先急了,只給隨從文吏叮囑兩句,便兼程趕赴蒙驁軍前。及至呂不韋知曉,早已追趕不及。三日後,司馬梗又兼程趕赴咸陽。旬日之後,正在呂不韋焦灼不安時,司馬梗風塵僕僕地回來了!呂不韋快步迎出時,軟倒在車輪下的老司馬一揚手只說得“特使”兩字,便暈厥了過去。
秦王特使是駟車庶長嬴賁與長史桓礫兩位老臣。
桓礫宣讀的秦王詔書大讚呂不韋化周方略思慮深遠,末了說:“朝議雖有歧見,終以大局長遠計而生共識:化周做特例行之。丞相但全權處置,毋生猶疑可也!”駟車庶長宣讀的詔書卻是始料不及:封呂不韋為文信侯,以洛陽十萬戶為封地!兩特使與在場官吏同聲慶賀,呂不韋卻沒有絲毫亢奮之情,洗塵酒宴完畢,安置好兩位特使老臣寓所歇息,便匆匆來看望司馬梗。
昏黃的風燈下,老司馬睡得很沉。呂不韋喚過家老詢問一番,知道老司馬已經經隨行太醫診斷服藥而後安歇,方才大覺放心;回頭又來王使寓所盤桓,兩位老臣聞聲即起,與呂不韋煮茶消夜,說起司馬梗辛勞便是一番感慨唏噓。
老桓礫說,司馬梗是帶著蒙驁與軍中一班大將的上書趕回咸陽的。其時正是三更,東偏殿當值的老桓礫說,秦王已經歇息,請老上卿明日再來面君。老司馬卻是硬邦邦一句:“三川民治如水火,當不得秦王一覺麼!你若不報,老夫正殿鍾鼓!”老桓礫二話不說,便去寢宮嚴令老內侍喚醒了沉睡的秦王。靡靡瞪瞪的嬴異人被兩名內侍架著來到東偏殿,一見司馬梗便是又氣又笑:“一丞相一上卿,又是明詔全權,何事不得斷,竟要本王夜半滾榻也!”老司馬依舊冷冰冰一句:“一王滾榻,強如江山滾溝。”嬴異人不好發作,搖搖手道:“好好好,老上卿說事便了。”及至司馬梗將來由說完,清醒過來的嬴異人捧著蒙驁等一班大將的上書卻是良久默然。
老駟車庶長說,當初呂不韋的上書一到咸陽,秦王便急召幾位資深老臣商議。除了他自己,鐵面老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