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再講解軍政分離,再說三權分立,又講到霸權主義。

儒家的仁,在後世便演變成了對外族仁,對自己人狠。這種思想,顯然已經扭曲了。鎮壓起義,挖坑全埋了,對外族戰爭,則是抓了人家老大還能放走,要讓其他外族看看他們的仁義,隨後就給了外族一個很不好的印象——華夏子民都是好欺負的!就算打輸了,回頭還會有一群傻蛋會主動把他們放走,要是再說幾句好話,還能撈一票。

有些人會知恩,有些人反倒會覺得是你們太傻。這樣的思想,白飛雲打算從東漢末年就把這苗頭掐死。

這一說,便是半日,直到日落西山。

這種種新穎的制度,讓眾人只覺得眼前一亮。如此以來,就算天子昏庸,還有首相和內閣管理,不會傷民。而三權分立,司法機構和你們這些官員貴族都不掛鉤,人家也不懼怕你。軍政分離,誰想做諸侯也得想想自己軍隊能吃啥,同時也不需要看文人眼色。做官的管不了抓人的,抓人的影響不了判刑的,判刑的影響不了立法的,這一層一層的設定,全都分離開來,想要在裡面上下其手,怕是也不容易。

建立軍校,建立學堂。讓法家制法,讓儒家治學,讓兵家治軍,讓農家制農,各有各的去處。內閣包括數家之道,共同主政,其中各有涉及,各有牽制。主政一方者,必有其長,或是知農事,或是知商貿,或是知調節等等。死讀書者,讀死書者,不可主政一方。

白飛雲將這些思想說出,其中司馬朗臉色變得不是很好,如此一來,世家怕是要吐血了。倒是賈詡挺激動的。他漠視他人性命並非天生冷血,而是對這個世界早已麻木。但白飛雲所說的制度,他很認可。若真做到那一步,離天下大同也就不遠了。

能幹實事者能主政,這便是天下萬民之福。

司馬朗也是個能實幹之人,但終究是世家出身,以家為本的思想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白飛雲也知曉這些,不再多說,宣佈下課。

武人那邊,也聽得極為激動。文人不干涉軍務,他們自然很願意接受這種思想。至於說治國方面,他們也不懂,不過不阻礙他們聽那些說法。如張晟和眭固,最為激動。黃巾軍之中,多有子弟便是被世家子或是官員逼得走投無路這才造反的。

“這種想法,我定要和大首領說上一說。百姓之福音,大賢良師啊,若是世界真到那一步,你的遺願也能完成了。”張晟喃喃自語道。

太平道的基本教義便是‘自由、平等’,張角這人雖說造反在很多人看來有些違和,但他確實很有能耐,至少勸人為善這事做的就不比佛教差。

唯有南華,強打出精神在聽。這些國家制度之類的事情,他是真的沒興趣聽。

白飛雲點點頭,瞬間消失在原地。

事實上,這也只是白飛雲的一道影分身。真身還在樹頂之上修煉,並未下來。

隨後數日,眾人上午習武,下午學文。時間安排的井然有序,倒是上雲梯這一項,對他們而言卻是是一個高難度的東西。若是三五丈還輕鬆,但二十多丈,那可是六七十米的高度。垂直攀爬,對臂力的要求極高。

劍招純熟之後,斷浪又傳下了內功心法。習得內功,眾人實力再次大漲。不過也有差別,如華雄,五日便練出了氣感,而方悅,花了七日,其他武將這是十日左右,而文人之中,李儒最快,也花了十八日,司馬朗則是用時二十七日。

倒是南華老仙,有些悻悻然。這些內功,比不過他學的上古秘籍,雖然那秘籍也不叫粗淺,但比內功心法要稍稍高出一些。倒是那些劍法,練得極為純熟。

偶爾有時間,斷浪也會為南華開一下小灶。

這一個月來,又有不少人上山拜師,不過都未上得山來。一個月內趕來的,多以附近的人為主,或是有官身,或是散人遊俠。天下未靖,盜賊匪徒許多,又有些因為距離太遠,訊息穿過去時就已經過了大半個月了,再趕過來就要耗費些時間。

不過,今日似乎有些不同,白飛雲再次出關坐於大殿之中。

在山下,出現了幾個不錯的苗子。不少人,終於都趕過來了。(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 董卓再來

“大哥,這就是那終南山了。據說此山不過千丈,為何卻不見山頂?”一個紅臉大漢道。

中間之人道:“或許是因為仙尊施了仙術遮掩吧。”

“大哥,二哥,你們說這仙尊,到底有多厲害啊?某去問了人,各種說法都有。”旁邊一環眼大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