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部分

團隊倒是挺迫切的,pd其實他倒不關心,一個是他自己可以算半個,再一個是他也有個不錯的人選,那個在mbc跟他合作不錯的鄭pd就是個不錯的人選,有想法,但也聽得進意見,最重要的是,合作的相當不錯。但是現在這麼一來的話,pd要優先考慮一下kbs的人選,而拍攝團隊卻要自己組建,這個就比較費神了。

pd的事情還算好辦,張澈看了一眼kbs提供過來的pd名單,裡面還是有幾個比較熟悉的人的,尤其是某個蛄pd,這會兒不知道怎麼滴居然出現在這個名單中而不是在《兩天一夜》做助理pd,實在不行選他當主pd,請鄭pd過來當助理pd積累經驗,然後索性簽到自己的公司,萬一以後還要拍綜藝節目省的還要去和不同的pd合作,麻煩。

主要的問題是製作團隊,vj,燈光,道具,場務,作家,這些都是問題,雖然張澈私下裡也跟《一週的偶像》的節目組工作人員談過,但是這年頭願意拋棄電視臺出來單幹的也就是那些年輕人,年紀大一點的都有點猶豫,所以挖角並不順利,話說回來,就是把《一週的偶像》整體挖過來也沒幾個人,遠遠夠不上這次拍攝的團隊要求。

為此,張澈不得不對外招聘,最近韓國經濟不算太景氣,招人是好招,但是符合要求的真不多。張澈要求有經驗,有想法,但是不能太有性格,畢竟這個團隊是新團隊,如果裡面混了個老油子很容易帶壞整個團隊,而張澈和蛄pd劉浩鎮都不是金泰浩,李明翰那個級別的製作人一報名字就能撐得住全場,所以還是以比較好管理為第一選擇。

這個就難為張澈了,每次找到一個覺得合適的就得不停的打電話去詢問圈內風評,可但凡有能力又好管理的哪個會從電視臺跳出來,所以張澈的團隊組建工作也進行的磕磕絆絆。

李彩琳那邊也開始給張澈找事兒,說是現在公司的事情越做越大,自己那個幾十坪的工作室已經不符合要求了,乘著現在賬面資金還有點,建議張澈早點搬家,搬到專業的辦公樓去,不要在小公寓裡窩著,太影響企業形象。

對此張澈也挺頭疼的,賬面上是還有點流動資金,但是他根本不敢動。許仁茂那邊電影剪輯雖然還沒有跟張澈要過追加投資,但是張澈不敢大意,還是留了一部分預算,而新節目拍攝李彩琳雖然把預算做好了,但是有個萬一呢,所以張澈的意見是稍微等一下,等到過了今年,最好是在明年年中電影結算以後再考慮這個問題,這樣資金會比較充足。

不過,李彩琳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她的理由也是對的,公司越來越大,出去談合作也好,邀請客戶上門也好,自己那個工作室的規模實在是有點讓人看輕,懷疑公司的實力,而針對張澈的擔心,李彩琳只是擺出了一份報表,然後張澈就沒話說了。

“不就是錢麼,咱們現在還真的不缺!”這是李彩琳傲氣的回答。

報表是半年度的財務報表,感謝尹美萊,也感謝金鐘國,當然還有《一週的偶像》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整個上半年的營業淨利潤居然有7億,而毛利潤居然高達20億。這其中,金鐘國的《櫻花結局》的音源分成就高達3億,接著是《一週的偶像》的廣告收入,淨利潤達到了2億五千萬,而尹美萊的那首《bangbang》因為沒有海外發行權,只有韓國本土的音源收入,所以不算太多,但也算可觀。

公司也辦了好幾年了,張澈也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鳥,只會看多少利潤辦多少事情的主了。他也知道7個億的淨利潤可能找個新辦公樓都很困難,但是對一個公司來說,那20億的毛利潤才是最可觀的,有那個打底,那麼自己這邊換個辦公樓還真的不是什麼大事,反正也不是買下來只是租而已。

所以,李彩琳在得到張澈的同意,李浩揚簽字後,開始了物色新辦公樓的地點,要求還是那幾個,距離電視臺不要太遠,交通要便利,價格還要不太貴,所有的條件加在一起其實挺苛刻的。李彩琳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樸素珍,張澈,甚至許率智都被動員起來到處去看房子,然後回來一起開會商量,忙的也夠嗆。

偏偏這麼忙活的時候,張澈還接到了mbc的通知,時隔兩個月以後,《我們結婚了》改版後的拍攝又要開始了,這次張澈連樸素珍這個助理都帶不上,一個人去拍攝的。

也搭著拍攝地點是mbc,張澈挺習慣的,不帶助理也不要緊,實在不行找《一週的偶像》或者《無限挑戰》那邊蹭一下化妝師,算是半個孃家。而這次的拍攝內容也簡單,就是少女時代不是在迴歸麼,張澈拍攝一個探班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