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接下來的時間張澈打算休息一段時間,一來暫時沒有那個經歷再去開一個坑,二來也是等等自己“實驗”的結果,然後再安排下一部怎麼辦。

張澈這段時間就是跟著金泰浩繼續泡在無線挑戰節目組,世界盃特輯結束以後,金泰浩又相繼拍攝了幾個短篇特輯,畢竟次次是長期特輯的話,成員們都有點受不了。

邀請了神話組合進行了神話特輯,然後大晚上的安排了成員到廢校探險的納涼特輯。雖然金泰浩覺得很不錯,收視率也穩定在15%20%左右,但是成員們上到劉在石,下到最不會抱怨的鄭亨敦,每個人都恨金泰浩恨得牙癢癢。

然而,金泰浩的想法永遠的讓這些人想不到,他現在正在拉著張澈商量,準備上馬無限挑戰的第一個長期特輯跆拳道特輯。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失敗的特輯

張澈的記憶中,這幫大韓民國平均線以下的男人做過無數個挑戰,單純就運動而言,他們跳過國標,玩過韻律操,劃過賽艇,坐過聯撬,就是幫女拳手籌集比賽經費算上,都沒有挑戰過跆拳道。

金泰浩乍一提出跆拳道特輯的時候,張澈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思議。

不單單是因為記憶中沒有,更多的是跆拳道這項運動的特殊性。

跆拳道在韓國的地位不言而喻,當初為了促進跆拳道進入奧運會,連總統都出面號召大家練習跆拳道,在韓國的地位就相當於乒乓球在中國的地位,現在的韓國成年人不論男女幾乎沒幾個沒練過的,就是從小練習的idol中都有不少跆拳道有段者。

但是金泰浩的挑戰可不是簡單的讓六個成員去體驗一下跆拳道,金泰浩做特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經過訓練後去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跆拳道業餘比賽的。

可是跆拳道這個專案是對打的運動,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雖然說這六個哥哥都不是靠臉吃飯的,但是破相這種事情也沒幾個樂意去嘗試,反而常見的摔傷扭傷倒不算什麼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韓國跆拳道有嚴格的授段制度,一定要達到一定年限才能授予高段,從而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10代,20代低段位的高手特別多,而30代,40代這幫人的技術經驗無比豐富,偏偏無限挑戰裡的成員從20代到30代都有,讓這些老弱病殘和那幫虎狼們一起比賽,怎麼看都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這樣的話,這個挑戰的意義就失去了,不說你一定要拿到冠軍,可是最起碼不能第一輪全滅啊。

最後還有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相比較國標,韻律操,甚至摔跤這種技術動作很明顯的運動,跆拳道很多技術動作是很隱蔽的。不是說跆拳道高手比試的是誰踢木板比較厲害,是真的打鬥,很多技術動作隱蔽不說,而且往往在短短的幾秒內能做出三四個技術動作,這個對拍攝要求很高,甚至需要用到高幀攝像機,目前節目組的人員技術和裝置都很難達到要求。

金泰浩不是不知道這些問題,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做這個特輯,用他的話說就是做這個特輯的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大。

第一,受益於跆拳道在韓國的地位,很多的觀眾在收看這樣的特輯時候會有很強的帶入感,因為水平的高低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感官,這樣就容易引起話題性。

第二,現在的成員們並不是從無到有的重新學習,很多人都有過學習跆拳道的經歷,所以相對來說上手會比較快,只要堅持下來,效果不會太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馬上就是跆拳道奧運會選拔賽了,韓國跆拳道又是優勢專案,這個時候做這個特輯,既為韓國代表隊應援,受到的上層阻礙也不大,經費比較容易批。

金泰浩顯然是在世界盃特輯的時候嚐到了甜頭,打算有樣學樣的移植到跆拳道特輯身上。所以這次雖然明知道有一定的風險,成員們會有意見,但是金泰浩還是一意孤行的決定了下來。

事實也確實像金泰浩想的那樣,這個特輯從策劃到綜藝局劃撥預算都非常的順利,甚至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從計劃到實施都算的上一帆風順。

錄製當天,六個成員在mbc大廳裡做完開場,金泰浩就宣佈了這次的特輯的內容,在一陣註定不可能成功的抗議後,成員們用飛鏢福不福的方式,選擇了自己前往的不同區域,他們要在那裡親自拜訪自己的跆拳道老師,然後請教他們跆拳道的技術,然後經過訓練參加一個月以後舉行的全國跆拳道業餘大賽。

一開始的時候錄製相當的順利,張澈繼續跟班鄭亨敦,而小胖的運氣不錯,不用跟劉在石那樣跑去釜山,